五人因喝药酒死亡,这样喝药酒有剧毒,一定
00 ▽ 药酒别乱喝 后果很严重 养生已经成为时下老生常谈的话题,一条科学的养生方子不但能增强免疫力,其实还可以消除几代人之间的“代沟”问题。 比起那些穿着打扮、娱乐八卦、网络流行等等话题,起码跟“长辈”们聊聊养生,总能聊到一块来吧。 甚至有的养生达人平时还会在家里自己酿造养生药酒,把各种各样的药材都往里放,盖子一封,过段时间拿出来“享受”一番,美滋滋。 然鹅,不久前在重庆却发生了一件自制药酒致人死亡的事件。 自制药酒导致5人丧命 ▽ 上个月初,在重庆市璧山区经营砖瓦厂的任老板,摆了5桌宴席邀请亲朋好友来给他庆祝生日,宴席中任老板拿出了自制的药酒给大家饮用。 没想到,喝了药酒的人,都先后出现了不适症状,医院急救! 据饭店老板透露:“药酒里面有枸杞、玛卡、红枣等等,还有很多我没见过的药材,整瓶酒漆黑漆黑的。” 截止到事发后的第二天,在一共15位送医人员中,有5位证实死亡。其中1位在当天送医途中已不幸身亡,而任老板也因送医后急救无效,当晚去世。 「经查:药酒含一种剧毒中药」 经重庆市疾控中心对残留药酒分析,目前确定中毒原因是:当天宴席上饮用的药酒里,含有一种名叫“雪上一枝蒿”的中药,这种中药含有剧毒。 「类似的案例层出不穷」 不少人都认可养生酒这么一说,但往往由于他们对中药的认知度不够,以及在私自酿制的过程中处理不当,使得药酒滋生细菌、变质...... 由于喝药酒后身体出现不适的案例,并不少见! 「安全、科学、有效地养生」 沿着中药这个话题展开,我们今天也邀请了这方面的专家,一起来聊聊日常居家怎样才能既安全又科学有效地使用这些中药材。 01 ▽ “一个萝卜一个坑” 中药也一样 “是药三分毒”,大大小小的药材若使用得当,治病又养生;使用不当,可能会致命。 哪怕是如虫草、人参、鹿茸等进补“常客”,也要因人制宜,在使用前先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鹿茸,适合阳虚质的人群 ▽ 鹿茸是非常适合阳虚质朋友的温性滋补品。 其具有振奋和提高人体机能的作用,对全身虚弱、久病之后患者,有较好的保健作用;同时还可以改善睡眠和饮食,帮助消除疲劳。 「这些人不宜吃」 鹿茸虽好,但也不是什么人都适合吃,或者说“受得住”的。 例如小朋友、阴虚体质的人、高血压患者、易肝火旺的人、伤风感冒患者等,都不应该服用鹿茸。 人参,适合气虚质的人群 ▽ 人参主要就是补气、养血生津、健脾肺,非常适合气虚体质的人服用,比如像气短、神经衰弱、贫血等人群。 「这些人不宜吃人参」 有动脉粥样硬化、胃病、失眠、肝胆炎等患者不适宜服用,此外,小朋友、婴儿、孕妇等也尽量少吃人参吧。 药材千万种,只有适合自己体质的,才是安全有效的。 02 ▽ 补品不乱吃 药物也别滥用 “孩子感冒了,你快去买点中成药,就是那个小柴胡颗粒!” “酒喝多了,喝点小柴胡颗粒护肝!” “中药没啥副作用,喝了自然有好处。” ...... 每次听到类似的这种话,背后不由一阵寒意生起。 看来不少人对中药的“误解”比大海还深......把家庭速效药、中药都当保健品了?还多吃养...养肝? 小柴胡的副作用有多大? ▽ 暂不提“养肝护肝”,经常吃药不伤肝已经很不错了...... 再说以前在日本发生的“小柴胡事件”,仅仅2年时间,服用小柴胡的患者中出现了88名间质性肺炎和10名死亡的患者。 小柴胡颗粒其中的主要有用成分是柴胡和黄芩,而这两味药经过现代医学的研究是有明显毒性作用的。 柴胡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柴胡皂苷,其主要活性成分是柴胡皂苷d,简称SSd。 SSd是具有明显的肝毒性的,再者是黄芩,国外曾报道其对肝脏也存在损害的作用。 速效救心丸也别乱吃 ▽ 除了上面说的小柴胡颗粒外,还有一种大家不陌生的应急药物----速效救心丸,也是存在很大的使用隐患的。 这个药的主要成分是川芎和冰片。 川芎能活血止痛,是一种辛温的药物,但要注意,如果是湿热体质的人吃了,效果反而会不好。 而长期服用冰片的话,也会影响我们的肠胃功能。 药酒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酿制 ▽ 虽说药酒不要乱喝,但要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正确的药材来制作的药酒,还是能起到不错的养生作用的。 关于药酒制作,我们应该注意下面5点: 1)确保药材安全、有效、无毒; 2)标注泡酒时间和药材名称; 3)泡酒的药材最好烘干; 4)选用高度数的白酒浸泡; 5)浸泡时间1个月为宜。 聊了这么多关于中药材的使用和隐患,大家都gt到重点了吗? 最后,让专家给我们推荐一下,在这个炎热的夏天如何用中药来调理滋补身体吧! 03 ▽ 夏季当令养生方 「杨梅酒」 杨梅主要功效是生津止渴、健胃止呕。在夏天喝上一口清爽甘凉的杨梅酒,能有效预防中暑哟! 材料分别是杨梅克、白糖80克、白酒毫升。 做法也相对简单,把杨梅搅烂后,加入白酒浸泡片刻,再加入白糖煮开,待冷却后就可以饮用啦! 「豆蔻砂仁荷叶饮」 材料分别有白豆蔻2克、砂仁2克、荷叶1/2张。 这款“夏季特饮”具有消食宽胀、行气和胃的功效,在现在的天气下喝了能解暑、祛湿、治腹胀,特别适合痰湿体质的朋友哟! 中药,就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才能治病养生。 大家如果喜欢今天的文章,就帮忙点点右下角的小爱心哟! 了解更多的健康常识 敬请观看 《健康有道之广东名医大讲堂》 广东卫视 每周五17:25准时开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ukoua.com/dkjg/9951.html
- 上一篇文章: 临床实用中药学系列讲稿三十七白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