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沙雕剧欢乐多,没想到泪点也多原创CC第十放映室

同往常一样,身穿职业装,气质干练的女主角陈美如正健步如飞地走进上班的写字楼电梯里。

虽然才24岁,但陈美如年纪轻轻就已是网络公司审查部门的主管,每天的工作就是负责清除一切色情内容。

你以为接下来的剧情会是陈美如因工作能力突出遭小人暗算,事业遇到滑铁卢,关键时刻遇到了人生的贵人,也是会爱她至死不渝的霸道总裁。

可一集过后,发现好像不是这么回事。

明明羞耻+中二,画风浮夸,却越看越上头。

对,就是这部看上去玛丽苏色彩十足的沙雕剧《我的巴比伦恋人》,剧中所设定的剧情,看过之后才发现原来它是借玛丽苏之名,行反玛丽苏之实。

01奇葩设定

《我的巴比伦恋人》的故事要从一本少女日记开始说起。

和大多数女孩一样,12岁的陈美如总幻想将会有一个英勇骁战、高大帅气的王子出现在自己的生命中。

繁华如三千东流水,他却只取一瓢爱了解。

她天真地做着白日梦,还在日记本里为自己和闺蜜书写了这样一段不切实际的玛丽苏爱情。

一晃十二年过去,在自己的24岁生日当天,自己的日记居然触发神迹,变成了现实。

古巴比伦王子慕容杰伦从另一个平行世界,穿越到现代社会。

王子穿墙而来,走到陈美如面前就是一通狂吻,还霸道总裁般地宣布:作为王子的女人,要和所有男人保持距离。

呵,你以为他们将开启一段甜甜的恋爱了吗,大错特错了。

穿越过来的王子显然不能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视手机、电视为怪力乱神和凶器,用自己的大宝剑直接横批两半,当然陈美如的银行余额也开始不足。

王子还会用口含过的水给陈美如洗脚,美其名曰为古巴比伦神圣仪式,也因此呈现出不少喜剧笑料。

而且陈美如以自己为第一视角,记录和王子的爱情故事的同时,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还创造出一个拥有盛世美颜的女二号——九天龙女为情敌。

九天龙女爱慕王子,可王子就是一心只爱陈美如,完美的女配永远入不了他的法眼,嫉妒使她面目全非,她百般刁难陈美如,可女主每次在深陷绝境之中都能被男主救下。

除此,陈美如还不忘把现实中的闺蜜写进小说中,让王子的侍卫欧阳文山成为她的另一半,最关键的是他的人设是富可敌国,痴心一片。

少女情怀总是诗,豆蔻年华时女孩们对爱情的憧憬和渴望,不过是怀揣着童话般的梦想,和英勇帅气的白马王子共度一生。

“你是我看都不会看一眼的女人,我这辈子,只爱陈美如一个。”

“我说过,你不能没有我。有我在,陈美如的一根头发都不会掉在地上。”

“我们注定相遇,又如此相配,你能选择爱我或者不爱我,但我只能选择爱你或更爱你。”

“有些爱的歌,你只能静静地听,有些爱的人,你只能远远地看。”

一句句中二的土味情话从王子口中说出,简直是大型社死现场,看得我们尬出天际,也让陈美如烦透了。

这种霸道总裁+平凡女主+恶毒女配的设定,怕是十年前的偶像剧就用烂了,可随着剧情发展,你会发现本剧不是简单的搞笑甜宠玛丽苏剧,主创编写的这些喜剧桥段,更多地是一次充满人文关怀的讲述,用玛丽苏桥段打破玛丽苏幻象。

02谈性色变

12岁那年,陈美如怀着对爱情的憧憬,写下了属于自己的少女幻想日记,但那时候的她不懂什么是性,不懂什么是巫山。

她以为“情到浓时,共赴巫山”就是两个人情到深处就去自己家乡那个巫山,才会在日记写下这句话。

但少女对爱的纯真幻想被老师无情打破。

老师认为她写的是黄色小说,指责她不知廉耻,让她在班上大声朗读自己的日记,然后对陈美如当众羞辱一番,同学们也无情地嘲笑着她。

在十几年后人们依旧重述着当年这个情景,依旧将其视为笑话。写黄色小说这件事,成了陈美如一辈子都摆脱不掉的羞耻印记。

可以看出《我的巴比伦王子》选择性教育缺失这种严肃议题,但它不是本剧的噱头,也不是物化女性的猎奇,而是以女主一段荒诞不羁的经历,去看待谈性色变的社会凝视下,一个女孩的身心性格变化。

在普遍认同“性教育很必要”的今天,仍是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亚洲国家里,长期以来避之不谈的话题,尤其是我国,与此类话题相关的影视作品少之又少。

少年时期的性探索作为人们羞于启齿的私密话题,似乎多数只能在虚构的作品中,才能有潜藏的表达和反省。

其实正确的性教育本身也是一种爱的教育,教会我们如何自爱,如何爱别人。

像陈美如的少女时代因为这本日记变得失去色彩,少女成长的过程中被荡妇羞辱,致其性格变得愈发自卑和冷漠,甚至社恐,十几年时间始终无法复原,不相信人世间的情感与温暖,就此失去了爱与被爱的能力。

也由此变成了同事眼中的“灭绝师太”,闺蜜口中的“带发修行”,同窗也直言不讳地表示现在的陈美如还不如12岁时可爱。

连她自己都无法接纳过去,那些嘲讽和戏谑无时无刻就像刀锋一样冰冷无情又堂而皇之,制造着毁灭,榨干了她情感最后的温暖点滴,她坚持认为否定了人类的正常欲望,自己就能更纯洁。

陈美如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背后折射的是从一个学校教育症结拓展成了一个长期的、嵌在历史里的社会症结,一个女孩反躬回首自己的这段经历,不论长短,她难免感受到一种压抑和恐惧。

这部剧成功的地方就是看似玛丽苏的外壳下,裹挟的是悲剧内里,也是主创对于社会现状的思考。

而如何改变这样的局面和命运,编剧大胆地创作了姜蕙真这个角色,也就是陈美如的闺蜜,作为女主灰暗人生的一种对照。

所谓的黄色小说,不过是一个自卑少女的幻想而已,但姜蕙真曾经和女主一起参与过日记创作,却深受影响。

比起陈美如,她更自信勇敢。

她热情奔放,独立潇洒,她会在陈美如24岁生日时,请来一群半裸美男为其庆祝,并且不在意众人的目光,跟男人们大跳辣舞。

她还敢于直面自己的欲望,对于心仪之人欧阳文山,感觉不错便主动出击,甚至将其扑倒,滚起床单,却也不会被爱情冲昏头脑。

最关键的是面对干柴烈火,她坚决认为大可不必为此感到羞耻。这种敢于对抗社会偏见与道德束缚的精神,凝聚着一股向上的力量。

女主角人生失意时,这个角色无条件伴其左右,助其走出阴霾的真姐妹花友情,也符合当下girlshelpgirls的社会发展趋势。

所以借由姜蕙真这一角色,本剧在对于少女懵懂的性幻想,给予了包容温柔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比起无知,偏见更具杀伤力的社会现实。

03女性成长

其实不难发现,本剧除了用插科打诨的喜剧方式,展现了东亚文化谈性色变这种不为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ukoua.com/dkzy/11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