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陆游诗碧玉当年未破瓜,学成歌舞入侯家,破瓜为何意
在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中,男士如果直接询问女士的年龄,很多时候会被当成一种不太礼貌的行为。 其实关于年龄这件事情,古人也非常讲究,对不同的岁数,都有不同的说法,最常见的,比如三十岁而立之年、四十岁不惑之年,这个大家都非常熟悉,出自于论语。 但是古人对于年龄的称谓,不仅仅是不同的岁数有不同的说法,针对男和女同样也有不一样的叫法,比如说女孩子十三四岁的年纪,就叫豆蔻年华,还有十五岁的时候,叫“及笄之年”,我记得之前还专门有做过一期节目和大家分享过“及笄之年”的由来。 那么对女孩子年龄的称谓中,还有一个非常具有争议的叫法——破瓜之年。“破瓜”的说法在唐诗宋词当中经常可见,比如宋代陆游诗:碧玉当年未破瓜,学成歌舞入侯家。诗中的“破瓜”到底为何意呢? 破瓜之年一般有两种解释,一种说是特指女孩子十六岁的年纪。另一种说法认为,破瓜之年并不是特指某个具体的年龄,而是指女子初经人事的那一年,不管她多少岁,这一年都叫破瓜之年。那么哪种说法才是正确的呢? 其实对于破瓜之年的理解,现代大部分人认同的都是第二种说法,甚至还有人可以列举出许多的证据。 比如明代著名的小说家冯梦龙,他的小说集里有一个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书中有这么一句:杜十娘,自十三岁破瓜,今一十九岁,七年之内,不知历过了多少公子王孙。 那么这句话的意思是非常明显的,破瓜在这里,已经不是特指某一个年龄,而是破身的意思。 无独有偶,清代的蒲松龄,在他的聊斋志异当中也多次提到破瓜这种说法,无一例外,都和冯梦龙所表达的含义一样。 冯梦龙和蒲松龄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文人,所以他们对破瓜一词的理解和运用,也就成为了破瓜之年的标准解释。 但是,这种说法其实并不是破瓜之年的正确解释,因为破瓜之年这个词,早在唐代就已经被广泛使用。 唐代诗人李群玉在诗中写道:桂形浅拂梁家黛,瓜字初分碧玉年,那么这句诗就把破瓜之年的含义说得非常清楚,也就是把瓜字一分为二,得到两个八字,八八相加,也就是十六岁。 那么宋代陆游诗中“碧玉当年未破瓜,学成歌舞入侯家”的“破瓜”,同样也是指未满十六岁的女子。 除此之外,明代以前很多的诗词当中,破瓜的意思都是指女子十六岁的年纪,但是在明代以后,破瓜这个词就开始被众多文人曲解、用来满足世人的恶俗趣味,这才有了后来的意思。 中国诗词短小而精悍,拥有这无穷无尽的力量 古人写诗最注重讲究“练字”。“练字”即诗人运用简练、生动、含蓄、优美的字词进行锤炼与搭配,从而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精妙,将诗人的情感刻画得更加入木三分。 很多父母让孩子学古诗,就是觉得古典文化里有太多的营养,能锻炼孩子的理解力、想象力等等。 读诗词既可以无形中培养一个人的气质; 同时也能增加一个人的学识和见识 如今新教改的内容变动,也足以说明这一点。 高考各科题目阅读量都比以前增加了5%~8% 语文题目难度也在悄悄上升。 特别是古诗词的分量,增加51% 人人都在感叹,本来就不好背诵的古诗词 现在又增加了比例,以后古诗词学不好,会严重的为成绩拖后腿。 除此之外,对古诗词的考察,也不仅仅局限于诗词本身 还会继续延续到诗词的背景,诗人的生平等等的延伸知识 更加重视诗词整体的考察。 课本中的知识想要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是完全不够的 而且课本中的诗词介绍比较无聊,孩子看不进去,有些地方也理解不了。 在这里向广大孩子、家长和热爱古诗词的朋友们推荐这套《中国诗词大会》,这套书可以对孩子进行古诗启蒙,高年级的孩子可以通过这本书对古诗的理解,来搞定语文题! 并且《中国诗词大会》正式与现行中小学通用《语文》课本接轨;教育部官方网站倾情推荐! 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 融合了一百多位名师的翻译和考题预测。 高考各科题目阅读量都比以前增加了5%~8%,语文题目难度也在悄悄上升。 这套书籍总结了考试所有常考的古诗文,并且标注了常考点以及常考题型。 书中详细梳理了大赛选手的答题,更精心润色了评委点评,将节目中的知识浅显、系统地凝结在书中,供喜爱节目、喜爱诗词的读者翻阅、梳理。此外,书中还添加了与每场主题相关的画作和同主题诗词拓展,可见古人留下的瑰宝,节目中展现的只是万分之一呢! 除了文化上的干货、硬货以外,董卿、王立群、康震、蒙曼、郦波为书籍精心撰写的推荐语,众多节目打造者的良苦用心都收录书中,与读者分享诚意之作的诞生。 现在全套《中国诗词大会》8册只需99元,平均一本不到13元。 这是兼顾知识性、趣味性的诗词书,读者们不仅可以提升文化素养,也可用收录的题目自测对诗词掌握程度,将自己慢慢修炼成真正的诗词达人! 大家若想加深诗词知识,或者享受徜徉在古诗词中的美好,或者在接下来的第七季中大展身手,或者作为诗词积累,或者当作写诗启蒙,入手一套《中国诗词大会》全套8册的诗词大合集,都会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哦! 一套在手,铭记心口,可以说以后在诗词的江湖里,是想咋走咋走! 如果你需要,点击下方即可购买。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ukoua.com/dkzy/10709.html
- 上一篇文章: 杜牧这首诗,只是赞扬一位13岁歌妓的美丽,却成千古名作
- 下一篇文章: 小升初必备文学常识大汇总,看到的同学有福了,快收藏备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