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历医案纯中医治疗过敏性紫癜一案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侵犯皮肤和其他器官细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过敏性血管炎,常伴腹痛、关节痛和肾损害,但血小板不减少。 发病原因可能与链球菌感染、病毒感染、药物、食物、虫咬等有关,发生机制是由于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壁沉积,激活补体,导致毛细血管和小血管壁及其周围产生炎症,使血管壁通透性增高,从而产生各种临床表现。 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开始可有发热、头痛、关节痛、全身不适等。皮损表现为针头至黄豆大小瘀点、淤斑或荨麻疹样皮疹,严重者可发生水疱、血疱,甚至溃疡。好发于四肢伸侧,尤其是双下肢和臀部。皮损对称分布,成批出现,容易复发。仅有皮肤损害者称单纯性紫癜,伴有腹痛、腹泻、便血,甚至胃肠道出血者称为胃肠型紫癜;伴有关节肿胀、疼痛、甚至关节积液者称为关节型紫癜;伴血尿、蛋白尿,肾损害者称为肾型紫癜。 西医治疗此病,主要是抗组胺、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有一定副作用。 最近以纯中医思维,中药组方治疗了一位胃肠型紫癜的小患者。病案记录如下。 张小朋友,女,7岁,因腹痛两日来就诊。 年10月15号初诊: 患儿体瘦,腹痛两日,脐部拒按,脐周及下腹部按之柔软无痛感。数日前双腿部出现紫红斑,后自行消退。偶发低热。纳差,饭后腹痛加重。不欲饮水。大小便量少。咳嗽一周,喉间痰鸣,有痰难咯,神疲乏力。无关节疼痛。因腹痛眠差。 既往史:两年前曾因过敏性紫癜住院。 舌脉:右寸弦滑有力,双关与双尺沉弱无力,舌红苔白厚腻。 辨证:紫癜以病在血分为主,有虚实之分。外因为外感风热之邪,湿热挟毒蕴阻于肌表血分,迫血妄行,外溢皮肤孔窍,以实证为主。内因为素体心脾气血不足,肾阴亏损,虚火上炎,血不归经所致,以虚证为主。小患者素体较弱,病以虚证为主。脾肾不足,故见关脉与迟脉沉弱无力。脾为生痰之源,肾主一身之水,水湿聚而为痰上堵肺脏(肺为储痰之器),因而右寸脉见弦滑有力。 处方:苓桂术甘汤合四君子汤加减,三剂。嘱忌食生冷、辛辣、海鲜、牛羊肉、奶制品。神阙艾灸。 苓桂术甘汤,具有温阳化饮,健脾利湿之功效。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 患者痰堵上焦,法当用吐,在服药时医嘱患者父母,服第一剂药时先空腹服药一半,然后进食,饭后十五分钟(即一刻钟)后再服一半会出现呕吐现象(个人经验用药,苓桂术甘汤配半夏、枳实、党参、神曲有催吐痰液作用)。后复诊时患者父母言按本方法服药后呕吐大量白色痰液。在吐出痰液后,可按常规服药方法(饭后20分钟服药) 10月17日二诊: 患儿腹痛明显缓解,无发热,仍有咳嗽及痰鸣音,胃纳好转,主动要求喝水,大便改善,小便正常,睡眠辗转欠安。 舌脉:寸脉弦数,关尺脉较前有力,舌红苔白薄腻。 处方:归脾汤加减,三剂。 辨证:患者因病久水谷吸纳较少,加之呕吐后易伤气阴两虚,以归脾汤配沙参、玉竹等益气养阴。 10月21日三诊: 患儿腹痛已基本消失,仍有咳嗽,少痰难咯。胃纳好转,大便隔日一行,小便正常,睡眠好转。脉弦滑,舌红苔白厚腻。自拟方剂以健脾开胃、降肺祛痰,三剂。 10月23日四诊: 患儿已无腹痛,纳可,眠可,大便隔日一行,小便正常。仍有少咳,痰少难咯。下肢出现少量紫红斑。自拟方剂仍以健脾养阴、降肺祛痰为主,五剂。方中含三子养亲以温肺化痰、降气止咳,加独脚金消积凉肝。患儿服药后诸症告愈。 11月4日随访,患儿状况良好,无有不适。嘱近期仍淡食以养胃。 关历医师 针药并用中医全科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与针灸推拿学双专业。师从孟河医派朱建华教授、岭南经方大家黄仕沛教授。 擅长运用针药结合治疗:内科常见:成人儿童各种感冒发热、鼻炎、咳嗽、肠胃疾患等; 妇科男科:痛经、月经不调、多囊卵巢、卵巢囊肿、盆腔炎等;前列腺疾患、弱精等; 各种痛症:颈胸腰骶椎错位、韧带肌肉劳损所致痛症、各种肩颈腰腿痛; 疑难杂症:肿瘤、类风湿、糖尿病、痛风、甲亢、慢性疲劳综合症、抑郁症、睡眠障碍、面瘫、中风后遗症、帕金森病等。 1、中医名医、专家在线咨询 2、中医体质、在线测评 3、四季养生保健知识免费学 4、关爱身心,每周沙龙免费参与 长按左侧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ukoua.com/dktz/6728.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知识必学中药里的ldquo草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