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推广运营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gpitp.gd.cn/new/20211107/96042.html

中国结之金吾不禁元宵夜

作者:吴穷

中国人真是会选日子。

从旧年的最后一天开始,春节的主旋律都偏向亲族之内的阖家团聚,守岁、拜年、压岁钱……如何给春节来个不寻常的收官呢?

那就选正月十五吧,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月光皎洁,清辉入室,游园夜会再合适不过。

古时,正月称为“元月”,夜在古语中是“宵”,元宵节由此得名;加之甲骨文中新月初升为“夕”,所以又名元夕。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元宵佳节大约是来源于先秦时期春耕前祈求丰收的篝火,后经历史之河淘洗,始于西汉,繁盛于隋唐,渐次演化成了一个万民欢腾的盛大节日。在这个夜晚,农耕社会日暮而息的中国人,无需遵守日常严格的宵禁,他们打破身份的壁垒,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通通涌上街头,开启通宵达旦的狂欢。

俗语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虽说元宵节是一个以月圆为标志的佳节,但此时高悬于夜空的一轮明月,只不过是人间“火树银花”的背景点缀。

这个夜晚的主角,是灯。

家家户户都点灯,角角落落足足点上盏。有一年,司马光与夫人在洛阳闲居,刚好遇上了元宵节,夫人想出去看灯,司马光阻止她:“家里已经点上灯了,何必要出门看?”

当然值得看。街市,有花灯万盏、灯楼万顷。

唐代笔记小说《朝野佥载》记载:“睿宗先天二年正月十五、十六夜,于京师安福门外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玉,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那年,我立在敦煌莫高窟第窟北壁前。画壁上,九层的灯楼,层层都是灯盏,两侧的灯轮也挂满了的彩灯,点灯的飞天衣袂若流云。虽然在戈壁,虽然是六月,恍惚间,徐徐面前的,是盛唐的火光璀璨、笑语喧阗。

司马夫人要看的,除了灯,还有如织的人群。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元宵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万众围观。游玩的人们,身穿华服,带着各式各样的面具,追逐着流动的光影,与热闹的街市融为一体。

人,永远是最值得欣赏的风景。

依稀记得《大明宫词》里,元宵那晚,十四岁的太平公主偷溜出宫。在欢腾的漫天灯火中,太平看花了眼,一回头便与一同出宫的韦姐姐走散了。她一边害怕地哭,一边找姐姐戴的昆仑奴面具。一个个面具揭开,在无数陌生的面孔后,她看到了她从未见过的明亮的容颜,以及在刚毅的面颊上徐徐绽放的柔和笑容——那是薛绍。

豆蔻少女,开启了她梦断思连的甜蜜情思。

情不知其所起,一往而深。据说仓颉穷一生之力创造了汉字,最后一个字就是“情”。

情,形声字,从心从青。荀子说: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意思是说,心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决定着人的意志和灵魂。青,五行属木;木,在东方,是充满希望的春风吹来的方向。中国人于是用青来代一切美好的事物:美丽的金属做成青铜器,黑亮的秀发是青丝,雨过天晴的天边呈现天青色,人生最好的年华叫青春。在世间唯一沿用至今的古文字系统里,情,是由心而生的美好情感。

古老的汉字,就是这样将有声的语言与无声的思考和想像提取,又在应用中赋予其不断延伸的意义,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空间。

含蓄委婉的中国人,把浪漫多情的元宵约会写在诗词文赋、戏曲小说里,又把这些故事画在元宵花灯上,引得年轻的男女们,纷纷来到热闹的集市上欣赏花灯,或是“人约黄昏后”,或是翘首觅良人。

青玉案(wǎn)·元夕

南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佳节一到,南宋的临安,俨然就成了北宋的汴京。放眼望去,东风已经催开了一树一树的花灯,犹如满天星斗被风吹落,似万滴晶莹的水珠洒在夜空。这美丽夜晚,无数的游人驾乘着宝马雕车而来,动人的凤管箫声随风悠悠飘入。月色皎洁如水,街头的长龙和飞鱼竞舞无尽,秀发上嵌坠着蛾儿、雪柳、黄金缕的女子们在一阵阵香风中,笑语盈盈而去。

独独词人心中系挂着的佳人,寻寻觅觅不见踪迹。她是在哪棵树下看灯猜谜,还是挤在人群中欣赏鱼龙花灯?灯影凌乱,人影憧憧,他四处张望,生怕一不小心就把她错过。

人与人之间的遇见,有时候真是莫名得很,千回百转,不早一步也不晚一步,全在机缘。辛弃疾一回眸,她便出现在了他的视野中——稀落的灯火在她脸上明灭交织,若隐若现。在这嘈杂闹市熙攘人群里,她如天上明月,安静清幽。

古诗词中,很多作品都因为某一字或某一句,而流传千古。这首《青玉案》,最广为人知的大概也是这首词的最后一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它被王国维先生写入《人间词话》,用来形容立业治学的第三层,即最高层境界:做学问者,须得有专注的精神,历经了千辛万苦、反复追寻后,原本遥不可及的,会豁然贯通。

亦有人云,那灯火阑珊处甘于寂寞的女子,实则是辛弃疾理想的化身。

经典的魅力,在于它能超越时空的束缚,触发诸多人群的情感共鸣。

辛弃疾出生的时候,距离“靖康之耻”已经过去了整整十三年。在沦陷区济南,祖父辛赞为了他取了这个寓意极深的名字。弃疾,健康成长,百病不侵。或许,还一定与“去病”相对相称——他日后能像汉代名将霍去病一般收复失地。

十四岁,随祖父指画江山,勘探金国地形,制作绝密路线图,暗谋恢复之大业。

二十二岁,举起抗金大旗,拉起二千多人的义军。

二十三岁,奉表南归,又率五十余忠义之军,于五万金营之中,活捉叛徒,震惊朝野。

二十六岁,指点江山,谈论天下分合大势,写下军事上的惊世奏章《美芹十论》。他真是一代帅臣,已预料到金国必然会灭亡,还推算到了治救南宋朝的办法。

这个年龄,比之战神霍去病大不了几岁,比之岳飞三十四岁当节度使,更是有大把的光阴可供疆场驰骋。

但他最渴望的战场,却再未出现过他的身影。

如同金庸笔下的乔峰,他是不被信任的“归正人”。南归之后的四十三年间,他一直屈就在各种地方官吏的位置上,二十多年间被朝廷频繁调动了三十七次,随之是被弃之不用的整整二十载。“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曾经的豪情只能深埋在内心。

但他从未放弃过梦想,“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他成了词坛中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飞将军。

六十四岁的时候,韩侂胄倡议北伐,辛弃疾竟然又得到了一次当面向皇帝陈述对金国看法的机会。

八十岁的好友陆游亲自赶来为他践行,这两个南宋诗家里有着深厚爱国之情的人,老眼相对,却希望满怀。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出山赴了,在镇江,依旧尽心竭力,虽然依旧被劾罢官。

大侠快意江湖,英雄自来多情。英雄的深情若不能挥洒江河日月,那便付诸惠情佳政、山水田园。

世间英雄无非两种,一是完美到极致,已不似凡人;二是追寻一生,以失败告终,却带着悲情与失意,苦苦坚守。辛弃疾属于后者。暂时的悲伤只是他人生的外壳,永驻的豪情才是他生命的内核。

难怪,后世人言灯火阑珊处不慕繁华、甘于寂寞的女子,实则是辛弃疾不随波逐流的高邈清冷之理想。

凡以情至,如何不动人?

只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我们并不是辛弃疾,他未曾讲明的情感,我们也无法定夺与参透。今夜,在元宵的漫天灯火里,不如单纯地解读为遇见知己的一见倾心罢。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你也会怦然心动,对吧?

作者简介

吴穷,中学教师,省级普通话测试员,曾获岳阳市金鹗奖金奖。

图片:网络

征稿说明《潇湘原创之家》

专辑大全

潇湘之家作者

感谢您对作者和编辑的点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ukoua.com/dkkl/10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