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确诊是白癜风 http://m.39.net/pf/a_5964818.html

文丨陈武山

图丨来源于网络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0个节气,也是最早被人们认识的节气。《恪遵宪度抄本》记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之名由此而来。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也预示着最炎热时节即将到来。

夏至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蜩始鸣,三候半夏生。意思是时至夏至,阴气生而阳气衰,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雄性的知了感受到阴气生发而振翅鸣叫;喜阴的药草——半夏,开始在沼泽地或水田中生长。

《黄帝内经》记载:“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中医认为人的健康与天地气机密切相关,夏至日虽白昼最长,且阳气最旺盛,但地表还未达到最热的时候,故此时节养生应顺应“阳盛于外”的特点,要注意保护阳气。

饮食养生

1.清淡饮食多“酸苦”:

炎热的夏季,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此时饮食应注重清热泄暑,绿叶蔬菜和水分较多的瓜果是非常好的选择,如苦瓜、芹菜、黄瓜、西瓜等。此外还应多吃一些“苦味”和“酸味”食物,如乌梅、葡萄等,能祛湿除燥、健胃消食。

2.饮食多样少生冷:

夏季天热,人们出汗多,体内各种矿物质流失较多,因此在勤补水的同时,饮食应多样,以补充身体必须的各种营养成分。选择食材时,要注重以开胃菜为主。

生冷食物虽能起到开胃效果,且能消暑,但不宜多食,否则易伤脾胃阳气,严重的可能引起胃胀、腹痛、腹泻等疾病。

起居养生

1.午睡不容忽视:

芒种时节昼长夜短,在经历了一上午忙碌的工作和学习后,大脑已经处于疲劳状态,此时午间小憩一会儿,既能有效恢复精力,增强记忆力,还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但午睡时节不宜过长,以半小时左右为宜;建议不要饭后立即午睡,否则会影响消化系统工作,也不建议趴在桌子上睡,最好能有合适场地躺着睡。

2.注意卫生勿贪凉:

芒种过后,受湿热天气影响,人们极易出汗,故应勤洗澡、勤换洗衣物,以免滋生细菌,但需要注意的是出汗时不要立即洗澡。此外在潮湿闷热的天气,很多人喜欢躲在空调房内,空调带来凉爽的同时,也会带来健康隐患。

建议空调房温度不低于26℃,室内外温差不超过8℃,且房间要通风换气。

运动养生

1.合理安排运动时间:

盛夏时节,天气炎热,日间紫外线强,因此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尽量避免在高温下运动,同时务必做好防暑防晒工作;运动的场地应选择在阴凉且空气清新的地方,如公园内树荫下、湖水边等。

2.适度运动不可“过”:

虽然人们在夏季比较活跃好动,但运动时要把握好度,切不可过量运动,否则不利于身体健康。同时,运动后不可贪凉!很多人运动后大汗淋漓,为了降温,有的饮用冰水,有的直接冲冷水澡,或正对着空调出风口等,殊不知这样极易损伤人体阳气,还会引起寒湿痹症等,严重的甚至会威胁生命。

情志养生

1.调整情绪,乐观外向:

夏季炎热的天气,易使人情绪烦躁、倦怠,阻碍气机通调。《黄帝内经》记载:“……使志无怒,使花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就是要求人们,夏季要调整情绪,保持神清气和,心胸宽阔,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这样有利于人体气机的通泄。

2.“心静自然凉”:

时至夏至,气候炎热,俗话说:“心静自然凉”,此时要保持心境平和,遇事不宜有过激的情绪反应,心烦意乱时可听听音乐,或与友人下下棋,多想一些愉快的事,能有效恢复良好的心情。

疾病预防

1.肠道疾病:

炎炎夏日,为了解暑,很多人贪食冰冷食物,极易造成肠胃功能紊乱,进而诱发肠道疾病;此外夏季气温高,食物中也容易滋生细菌,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肠胃感染。因此,夏季人们务必注意饮食卫生,尽量远离生冷食物,避免病从口入。

2.中暑:

夏至的到来,预示着酷暑季节即将开始,因此防中暑是此时节重要的养生环节。老人、儿童及有慢性病史的人是中暑易感人群,出现多汗、疲劳乏力、恶心等不适症状时,务必要警惕起来,一旦症状加重,要及时就医。

日常预防中暑,除了减少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作业外,还要合理安排饮食,勤补水,远离高糖及含酒精的饮料等,日常可以常备一些防暑降温的食物,如绿豆汤、酸梅汤等。

武山小小方

食材:

乌梅50g,山楂50g,陈皮30g,炒麦芽50,甘草10g,豆蔻9g,冰糖g,夏枯草25g,水40kg

做法:

乌梅、山楂、陈皮、炒麦芽、甘草、豆蔻、夏枯草等备料水浸泡1~2小时后,将浸泡好的食材倒入大砂锅中,中火煮开后转小火约1小时左右,去渣取汤,加冰糖热汤中,待凉冷藏即得。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别忘了转发一下哦。

精选推荐:

饮食男女丨睾丸发育不良食补怎么补

不洁性行为后,医生长开的抗生素,到底怎么用?

无精症:有你想知道的原因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ukoua.com/dkjg/9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