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 http://m.39.net/pf/a_9159711.html
想要牢记相关知识点,离不开不断地巩固复习。为帮助广大考生顺利备考,之前分享了: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胃痛-病因病机及鉴别诊断(点击查看)。今天特为大家整理了“中医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胃痛的辨证论治”相关内容,一起复习。详细如下:辨证要点

1.辨寒热寒证

胃痛多见胃脘冷痛,因饮冷受寒而发作或加重,得热则痛减,遇寒则痛增,伴有面色茵白,口和不渴,舌淡,苔白等症;热证胃痛多见胃脘灼热疼痛,进食辛辣燥热食物易于诱发或加重,喜冷恶热,胃脘得凉则舒,伴有口干口渴,大便干结,舌红,苔*少津,脉数等症。

2.辨虚实虚证

胃痛多见于久病体虚者,其胃痛隐隐,痛势徐缓而无定处,或摸之莫得其所,时作时止,痛而不胀或胀而时减,饥饿或过劳时易诱发疼痛或致疼痛加重,揉按或得食则疼痛减轻,伴有食少乏力,脉虚等症;实证胃痛多见于新病体壮者,其胃痛兼胀,表现胀痛、刺痛,痛势急剧而拒按,痛有定处,食后痛甚,伴有大便秘结,脉实等症。

3.辨气血初痛在气,久痛在血。

胃痛且胀,以胀为主,痛无定处,时痛时止,常由情志不舒引起,伴胸脘痞满,喜叹息,得嗳气或矢气则痛减者,多属气分;胃痛久延不愈,其痛如刺如锥,持续不解,痛有定处,痛而拒按,伴食后痛增,舌质紫暗,舌下脉络紫暗迂曲者,多属血分。

治疗原则

↓↓↓上下滑动查看内容

胃痛的治疗,以理气和胃止痛为基本原则。旨在疏通气机,恢复胃腑和顺通降之性,通则不痛,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

胃痛属实者,治以祛邪为主,根据寒凝、食停、气滞、郁热、血瘀、湿热之不同,分别用温胃散寒、消食导滞、疏肝理气、泄热和胃、活血化瘀、清热化湿诸法;属虚者,治以扶正为主,根据虚寒、阴虚之异,分别用温中益气、养阴益胃之法。虚实并见者,则扶正祛邪之法兼而用之。

(一)寒邪客胃

1症状

胃痛暴作,甚则拘急作痛,得热痛减,遇寒痛增,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苔薄白,脉弦紧。

2治法

温胃散寒,理气止痛。

3方药

良附丸。

良附丸是治疗寒邪客胃,寒凝气滞的基础方。方中高良姜温胃散寒,香附行气止痛。

①若寒重,或胃脘突然拘急掣痛拒按,甚则隆起如拳状者,可加吴茱萸、干姜、丁香、桂枝;②气滞重者,可加木香、陈皮;③若郁久化热,寒热错杂者,可用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寒热并调;④若见寒热身痛等表寒证者,可加紫苏、生姜,或加香苏散疏风散寒,行气止痛;⑤若兼见胸脘痞闷不食,嗳气呕吐等寒夹食滞症状者,可加枳壳、神曲、鸡内金、半夏以消食导滞,温胃降逆;⑥若胃寒较轻者,可局部温熨,或服生姜红糖汤即可散寒止痛。

(二)饮食停滞1症状

暴饮暴食后,胃脘疼痛,胀满不消,疼痛拒按,得食更甚,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或厌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有力。

2治法

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3方药

保和丸。

本方用山楂、神曲、莱菔子消食导滞,健胃下气;半夏、陈皮、茯苓健脾和胃,化湿理气;连翘散结清热,共奏消食导滞和胃之功。本方为治疗饮食停滞的通用方,均可加入谷芽、麦芽、隔山消、鸡内金等味。

①若脘腹胀甚者,可加枳实、厚朴、槟榔行气消滞;②若食积化热者,可加*芩、*连清热泻火;③若大便秘结,可合用小承气汤;④若胃痛急剧而拒按,大便秘结,苔*燥者,为食积化热成燥,可合用大承气汤通腑泄热,荡积导滞。

(三)肝气犯胃1症状

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脘痛连胁,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得嗳气、矢气则舒,遇烦恼郁怒则痛作或痛甚,苔薄白,脉弦。

2

治法

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3

方药

柴胡疏肝散。

此方为疏肝理气之要方。方中柴胡、白芍、川芎、香附疏肝解郁,陈皮、枳壳、甘草理气和中,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之效。

①若胀重可加青皮、郁金、木香助理气解郁之功;②若痛甚者,可加川栋子、延胡索理气止痛;③嗳气频作者,可加半夏、旋覆花,亦可用沉香降气散降气解郁。

(四)肝胃郁热

1

症状

胃脘灼痛,痛势急迫,喜冷恶热,得凉则舒,心烦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少苔,脉弦数。

2

治法

疏肝理气,泄热和中。

3

方药

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

方中柴胡、当归、白芍、薄荷解郁柔肝止痛,丹皮、栀子清肝泄热,白术、茯苓、甘草、生姜和中健胃。左金丸中*连清泄胃火,吴茱萸辛散肝郁,以补原方之未备。

①若为火邪已伤胃阴,可加麦冬、石斛。②肝体阴而用阳,阴常不足,阳常有余,郁久化热,易伤肝阴,此时选药应远刚用柔,慎用过分香燥之晶,宜选用白芍、香橼、佛手等理气而不伤阴的解郁止痛药,也可与金铃子、郁金等偏凉性的理气药,或与白芍、甘草等柔肝之晶配合应用。③若火热内盛,灼伤胃络,而见吐血,并出现脘腹灼痛痞满,心烦便秘,面赤舌红,脉弦数有力等症者,可用《金匮要略》泻心汤,苦寒泄热,直折其火。

(五)瘀血停滞

1症状

胃脘疼痛,痛如针刺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食后加剧,入夜尤甚,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2治法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3方药

失笑散合丹参饮。

方中五灵脂、蒲*、丹参活血化瘀止痛,檀香、砂仁行气和胃。

①如痛甚可加延胡索、三七粉、三棱、莪术,并可加理气之品,如枳壳,木香、郁金;②若血瘀胃痛,伴吐血、黑便时,当辨寒热虚实,参考血证有关内容辨证论治。

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考核——血证-辨证论治(下篇)

(六)脾胃湿热1症状

胃脘灼热疼痛,嘈杂泛酸,口干口苦,渴不欲饮,口甜粘浊,食甜食则冒酸水,纳呆恶心,身重肢倦,小便色*,大便不畅,舌苔*腻,脉象滑数。

2治法

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3方药

清中汤。

方中*连、栀子清热化湿,半夏、茯苓、白豆蔻健脾祛湿,陈皮、甘草理气和胃。

①热盛便秘者,加银花、蒲公英、大*、枳实;②气滞腹胀者,加厚朴、大腹皮。③若寒热互结,干噫食臭,心下痞硬,可用半夏泻心汤加减。

(七)胃阴亏虚

1

症状

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口渴思饮,消瘦乏力,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光剥无苔,脉细数。

2

治法

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3

方药

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

方中沙参、麦冬、生地、玉竹养阴益胃,芍药、甘草和中缓急止痛。

①若胃阴亏损较甚者,可酌加干石斛;②若兼饮食停滞,可加神曲、山楂等消食和胃;③若痛甚者可加香橼、佛手;④若脘腹灼痛,嘈杂反酸,可加左金丸;⑤若胃热偏盛,可加生石膏、知母、芦根清胃泄热,或用清胃散;⑥若日久肝肾阴虚,可加山茱萸、玄参滋补肝肾;⑦若日久胃阴虚难复,可加乌梅、山楂肉、木瓜等酸甘化阴。

(八)脾胃虚寒1症状

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膏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2

治法

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3

方药

*芪建中汤。

方中*芪补中益气,小建中汤温脾散寒,和中缓急止痛。

①泛吐清水较重者,可加干姜、吴茱萸、半夏、茯苓等温胃化饮;②如寒盛者可用附子理中汤,或大建中汤温中散寒;③若脾虚湿盛者,可合二陈汤;④若兼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形寒肢冷等肾阳虚证者,可加附子、肉桂、巴戟天、仙茅,或合用肾气丸、右归丸之类助肾阳以温脾和胃。

注:内容来自教材和网络,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中医外科学之蛇串疮

●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中医外科学之瘰疬

●专长综述怎么写?这三点一定要注意!

●慈海教育福建、安徽、山东校区中医专长又一轮面授课即将开课!

●《山东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实施细则》的*策解读

●中医零基础,如何通过师承3年或5年走上执业之路?

??热门视频推荐??专业成就不凡!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考试!慈海教育,是您最正确的选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ukoua.com/dkzy/9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