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记忆中,春总能撩动一个少年的情怀。儿时,是疯狂地喜爱了春的。每每放学,总是拿上个小铁锹,便去了门前的那条沟渠中,目光紧紧搜寻着心爱之物——小桃树,小杏树,甚至是一些不知名的野花野草。挖回家便急急地想要给他们一个归宿,便在墙角一旁种下了。尤其钟爱那种带桃核外壳的桃树,两瓣打开的外壳中夹着的那翠微色的小生命,总是能带给自己莫名的欣喜。那时,每读到“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样的诗句,自己会呆呆地陷入遐思:那儿童追的黄蝶,那少年放的纸鸢,那友人窥见的红杏何时才能入我梦来,填我心中所缺,所想?“谁是我?我是谁?时光变成了盗贼,惊扰少年英雄梦,掠走天真和无畏。”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再满足于挖小树苗了,更多的时间是被繁重的学业和畏惧老师的心理占据了。以前看的动画片,折柳而成的哨子,下河摸的鱼虾,爬树摘的槐花、榆钱这些美好的东西只能在回忆中存在了。如若说求学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路,那我是这条路上受伤颇深的路人,常常跌的是伤痕累累,方向迷失。这时,每当想到那深闺中的妇人独倚窗前,那错误的达达马蹄声,那雨季中淋湿一身的三毛,总是抱怨世间为何有那么多伤感和无奈,以至长久地不能释怀。真想做风中的那朵云,随风来,也随风去,静静的,似乎不曾来过。现在,人已中年。那孩堤时的纯真是断然少有了的。书中的春之味,生活中的春之感大多被纷扰的世俗占据了。外面春柳依旧,桃花依旧,只是少了当时少年。那十三四的豆蔻年华,自己是经历过的。现在讲台下是另一群豆蔻,是另一个我的再现和延续。愿春风轻拂其面,春雨润其心田,春意驻其心间。如若我有一匹马,我愿跨上。不是仗剑天涯,不是提携玉龙,就让我在茫茫夜色中追寻春时遗的梦。只是那微微泛绿的春梦可否还能再拾得回来?文体类别:散文姓名:王超单位:山东省新泰市西张庄镇中心学校(初中部)壹点号大荒的石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ukoua.com/dkzy/12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