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评豆蔻暗遥望,半生情思长观越剧一个陌
豆蔻暗遥望,半生情思长 ——观越剧《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人们都说,豆蔻年华,最当良辰。 我,暗恋了一个人....... 本次越剧选择了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作为题材,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程式化的重构了世界经典文学作品,在遵循原有戏曲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了题材上的改编与程式化的表演设计,为这场现代化的越剧着实增添了不少色彩。 在固有传统越剧的审美中,更多的是注重通过细腻的表演以及俏皮的唱腔来刻画人物的形象以及表现人物的内心矛盾,一颦一笑,一张一弛,将戏曲冲突矛盾完全收在演员的内心,需要强大的功底才能抓住观众,仔细感受和品味人物的的内心情感世界,我认为这也是中国戏曲和外国歌剧所有所不同的地方,在外国的歌剧或者话剧表演中,更多的是将戏剧矛盾外在化,以开放的表演表现人物的性格与矛盾冲突,但是此次越剧的演出形式以三个“我”作为本体,一个是本我,另外两位扮演的可以是内心世界的我、想象中未来生活的我以及我爱慕的年轻男子,三个女孩子都身着同样的蓝色衣裙,幻化着不同的人物,青衣、小生、花旦,相同的装饰给观众带来一种熟悉的陌生感,若即若离,若隐若现,将传统戏剧中的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以话剧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一次很有意思的中国戏曲表演的新尝试,也给予观众一种新的观戏感。 另外在艺术审美方面,在三位演员原本的越剧身段之外融合了芭蕾、现代舞等舞蹈因素,运用台上的一袭薄薄的云纱,幻化隔断女主角的内心的憧憬幻想世界与残酷的现实世界,一位在桌前默默写信,内心的故事,缠绵悱恻也好,对于未来产房的极度恐惧也罢,另两位演员都运用了现代舞刚与柔,在云纱后以迷幻美的视觉美,一前一后静与动的强烈对比带给观众强烈的矛盾冲击,将13岁女声内心与外表的截然不同刻画的淋漓尽致;在残酷的现实世界中,两位分身“女主”进行象形的表演,将胳膊演绎成钟表的时针与分针,在等待中,一分一秒地准确地走着配合着静谧的现场音响,是如此的漫长如此的令人坐立不安,但是女主等来了男主,另外两位分身在表演上明显将胳膊上的表演柔化,没有了之前的“精准”,更多的是通过一种肢体语言来表现女主等到男子后内心的喜悦。 最令人惊喜与意外的是,在剧目的呈现中出现了部分的普通话唱段,它的插入仿佛是一位正在观戏的现代人,他以一个局外人的角度,以一个现代人的表达方式,从第三视角切入表述着她对这位13岁正值豆蔻年华女子的同情与心疼,宛若21世纪的现代歌剧与传统越剧的隔空对话,充满着层层挑战与新颖,但是这也是“现代”越剧在改编与观众接受度上所面对的一个巨大的挑战,确实需要不断地探索、磨合与再融合,我们对于传统戏曲所出现新的尝试与挑战应该抱有强大的信心,毕竟这不是一种毁灭,而是一种新的重生。 这部剧目在原著的内容上进行了改编,原著的内容则是女主在生命的最后回顾自己的一生的暗恋痴情,并且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具有一定的收束性与真实性,但是在这场越剧表演舞台上所发生的一切的一切都是这位少女在豆蔻年华初遇恋人后所幻想的,这都是这位13岁少女对爱情的所憧憬的未来啊,在父母离异的时候,一位男子的出现像一道光一样点燃了女孩子的生活,见此一眼情定一生,她内心的孤独与浪漫的暗恋生涯在抒情性的越剧程式化中彰显的格外动人。 在这部戏中,开放性的故事结局与抒情性的表现样式让场下观众都回想起自己曾经的浪漫的豆蔻年华,以及隐藏在我们心中那份深深的孤独。 我,暗恋了一个人...... 一纸信笺,一生向往。 乐评人:王君宇 编辑:于佳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ukoua.com/dktz/7959.html
- 上一篇文章: 寒假幸福豆蔻性教育青春期营开始报名啦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