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

本草名片

药性:辛,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开胃消食。

豆蔻梢头二月初

娉娉袅袅十三余

NO.01

NEWARRIVAL

应用

1.湿浊中阻,脾胃气滞,不思饮食,胸腹胀痛,食积不消本品既可化湿行气,又能开胃消食。治疗湿阻中焦,脘腹痞满,不思饮食,常与蕾香、佩兰、陈皮等同用:若与黄芪、白术、人参等同用,可用于脾虚湿阻气滞之胸腹虚胀,食少无力者。治疗脾胃气滞,食积不消,胸腹胀痛,可与陈皮、枳实、木香等药配伍。

2.湿温初起,胸闷不饥本品辛散人肺而宣化湿邪,故常用于湿温初起,胸闷不饥。若湿邪偏重者,每与薏苡仁、苦杏仁等同用,如三仁汤(《温病条辨》);若热重于湿者,又常与黄芩、滑石等配伍,如黄芩滑石汤(《温病条辨》)。

3.寒湿呕逆本品能行气宽中,温胃止呕,尤以胃寒湿阳气滞之呕吐最为适宜。可单用为末服,或配藿香、半夏等药。若与砂仁、甘草等药研细末服,用于小儿胃寒,吐乳不食者。

NO.02

NEWARRIVAL

名家之言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味辛,性温,无毒,入肺、脾、胃三经。主消寒痰,下滞气,退目中翳,止呕吐,开胃进食,除冷泻痢及腹痛心疼。炒去衣研用,白而圆满者佳。白豆蔻辛宜入肺,温为脾胃所喜,故并入之。

《本草经解》叶天士

气大温,味辛,无毒。主积冷气,止吐逆反胃,消谷下气。

白蔻气大温,禀天水火之气,入足厥阴肝经,手少阳相火三焦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燥金之味,入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气味俱升,阳也。

肺主气,积冷气,肺寒也;气温温肺,味辛散积,所以主之。食入反出,胃无火也;辛温暖胃,故止吐逆反胃。胃中寒则不能化水谷,肺寒则不能行金下降之令;白蔻辛温,所以胃暖则消谷,肺暖而下气也。

《玉楸药解》黄元御

味辛,气香,入足阳明胃、手太阴肺经。降肺胃之冲逆,善止呕吐,开胸膈之郁满,能下饮食,噎膈可效,痎疟亦良,去睛上翳瘴,消腹中胀疼。

白豆蔻清降肺胃,最驱膈上郁浊,极疗恶心呕哕。嚼之辛凉清肃,肺府郁烦,应时开爽。秉秋金之气,古方谓其大热,甚不然也。

—END—

新媒体中心

图文编辑

陈若芊

责编

李楠

编审

荆偲尔

指导老师|郭立伟

就十分美好

不说话

我们站着年少活力针推那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ukoua.com/dktz/7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