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浐灞印记丨用情扶贫扶到百姓心坎上
“ 我觉得我们来扶贫,不仅是党和国家的号召与要求,也不仅是人道主义的帮助,更是“还债”。 ”刘俊博,现临潼区仁宗街道仁宗村驻村干部,就职于西安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年5月31日,响应国家脱贫攻坚工作号召,前往临潼仁宗街道开展联户帮扶和驻村帮扶工作。 年5月,浐灞生态区按照市上安排部署,帮扶临潼区15个贫困村,包括仁宗街道10个、穆寨街道5个行政村。并实行“联户干部帮扶、整个部门动员、主要领导担责”的工作机制,派出驻村工作队15个,并安排名干部负责贫困户的一对一帮扶工作,深入开展驻村联户扶贫工作。 刘俊博就是其中一位驻村干部。 不仅是扶贫,更是还债 谈及对扶贫的理解,学经济出身的刘俊博总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角度,“从建国初的工业建设,到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和城市发展,都是牺牲了农村的发展换来的,我们现在来扶贫,不仅是工作要求,更是来‘还债’的。如同经济发展曾给浐灞带来的满目疮痍,如今浐灞建设者的工作也是‘还债’。”同时,扶贫更是一个机会,让我们深入到群众中去,去了解群众,更好的去为人民服务。 先进带动后进 经过14年的发展,如今的浐灞已经从初见的满目疮痍变成了如今的鸟语花香,一桥一景、一路一园,无不凝聚着每个浐灞建设者的辛勤付出和尊重自然、共生发展的绿色理念。近年来,浐灞生态区自贸区的设立、会展中心的落户、华夏文旅、亚马逊、腾讯等大项目的建设,都将浐灞推向了发展的风口。 从最初的“三遍”发展到如今的绿色生态之城,扶贫工作对于浐灞更是有着不同的意义。不仅是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更是先进带动后进,主动作为。 扶贫扶志,更要扶智 起初刘俊博是以一对一联户帮扶干部的身份参与扶贫工作,帮扶对象为仁宗街道房岩村张河组贫困户刘永峰,7月初派驻临潼区仁宗街道仁宗村(原土桥村),成为了一名驻村帮扶干部。 刘俊博为贫困户清理院落 “在实际帮扶过程中,我们能做的事是有限的,我觉得帮助他们树立起脱贫的信心才是实在的。” 刘俊博一对一帮扶的贫困户有两个孩子,一个读大学,一个才刚刚读初中。长期在贫困山区生活,渐渐消磨掉本属于少年的意气,只留下因贫穷而产生的自卑感。刘俊博为了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经常跟贫困户孩子聊天谈心,并帮助他们找暑期实习工作,让孩子们接触社会,拓展视野,培养自信,走出贫穷带来的桎梏。 “我觉得扶贫是一件有情怀的事业,要带着真情,把贫困户当亲戚朋友看,尊重他的人格,才能真正的开展帮扶工作。”刘俊博这样说到。 精准施策实现“长效造血” “脱贫攻坚关键还是在于“授人以渔”,产业先行。提升贫困群众劳动技能、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自我创业能力、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 种植花椒 仁宗村核桃产业由来已久,自浐灞驻村工作队开展扶贫帮扶工作以来,结合当地实际,发展优势产业,建立千亩核桃示范基地项目,修筑蓄水池,铺设灌溉管网,改良品种,为核桃产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并实地考察韩城花椒产业和市场情况,引进种苗,向全村推广花椒种植产业,共种植余亩,初步实现产业结构由传统作物种植到高附加值的调整。 举办啤酒节发展乡村旅游业 同时,浐灞驻村工作队积极探索乡村旅游业来发展经济,提高村民收入,如今已经取得一定成绩。 “在浐灞成立14周年重要的日子里,我想对浐灞说:“你已践行初心,是该放飞梦想的时候了”。我作为一名光荣的浐灞人,立足本职工作,为浐灞发展尽自己力量,更作为一名联户帮扶和驻村帮扶干部,在今后的工作中,用心用情用力帮扶,坚决完成好组织赋予的帮扶任务,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为浐灞的发展增光添彩。 ”大家都在看 ◆《瞭望》新闻周刊重磅推出特稿:《西安浐灞:生态先行助力产城融合》◆丨浐灞生态区:天蓝河岸绿水碧古城美◆大西安“塞纳河”活力迸射,一座座新地标蓄势待发◆“回头看”“向前看”浐灞的每一步都踏在实处◆一个字“拆”!攻坚破难拆除整治,浐灞又拆违建1.5万平方米!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ukoua.com/dktz/3955.html
- 上一篇文章: 灵芝孢子粉对胃病的功效作用可不是瞎说的
- 下一篇文章: 野性游猎东非早鸟钜惠倒计时寻访火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