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年华的绿皮车一
那年,中学暑假里的一天,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乘火车去上海。 我所在的县城没有直达上海的火车,要在中途换乘。母亲不放心,怕我换车时上错了车,就让父亲把我送到直达上海的车上,然后千叮万嘱不要和陌生人多说话。 随父亲来到了候车室,我东张西望,觉得很新奇,可还没等我看夠就开始检票了。 上了火车,找到了自己的座位。父亲把带的东西放到行李架上,然后坐下来休息,因为我是第一次乘火车,那个激动劲就别提了,车上的旅客不多,空出来好多座位,我怀着好奇心,在这个座位坐一下,又在那个座位上躺一下,觉得太好玩了。 火车开动了,我急忙趴在车窗上,放眼望去,觉得天空是那么的美,又看看车头看看车尾,火车真的好长啊!就这样一直趴在车窗上,一节一节的数着过往的火车有多少节车厢,任凭火车跑动时风带起的灰尘打在我的脸上,胳膊都压麻了,还是不舍得离开车窗。 正在我全神實注的时候,车厢里忽然传来一个甜美的声音:“旅客同志们,你们的旅途生活开始啦。”然后就是报几点几点到某某站,一直报到终点站,最后说:祝旅客们旅途愉快!我第一次听到这么甜美的声音,觉得好听极了。 我回头向车箱内望去,只见列车员提着一个大水壶朝我们走来,微笑着往需要的每一位旅客的杯子里加开水,那时候列车服务的热情周到,回想起来,真象梦境一般。 列车停在一个名叫“符离集”的火车站,我和父亲下了车,在这里我将换乘从西安发往上海的火车。 父亲让我等着,他去向车站值班员打听,西安发往上海的车,几点钟经过这里。然后父亲回来对我说:“我们在这里要等两个小时车才能来。” 我父亲是一位供销社的采购员,经常在外面跑业务,遇见过好多稀奇古怪又有趣的人和事。等车需要两个小时,正好听父亲讲趣事,正当我听的兴趣正浓时,父亲话锋一转,又一次给我讲了一个人出门在外要注意的事,拐弯抹角的给我上着课。 既然在“符离集”下车,当然会去买符离集烧鸡吃,记得那时候我吃东西很挑,我吃鸡从来不吃鸡皮,父亲就把鸡肉给我吃,把鸡皮用筷子剥下来自己吃。 车来了,父亲把我带的包提上车放在行李架上,对和我坐在一起的人们说:“谢谢你们,希望照顾一下小女。”然后对我说:“车快开了,我下去了,别害怕,勇敢点,已给你姐姐发了电报,她会直接到站台上去接你的,看不到姐姐别乱走,就在车站等着。” 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突然间心里有种莫名的慌乱。 我的旁边坐着一位面容和善五十岁左右的阿姨,她对面坐着一位干部模样的先生是她的爱人。我对面坐着一位戴着眼镜文质彬彬,年龄大约三十岁左右的男士。旅途中的人不甘寂寞,总是喜欢打听别人的去向,我旁边的这位阿姨就率先开口问我:“小姑娘你是到上海去吗?”我点了点头。又问:“去找谁呀。”去姐姐家,我对那位阿姨说。“哦,我们到苏州就下车了。”这时,坐在对面的那位男士说:“我到上海,我是上海人住闸北区,小妹妹你姐姐住在上海哪个区?”我说:“我不知道,姐姐会到站台来接我的。”我谨记母亲的教导,不和陌生人多说话,为避免他们再对我问话,我就从背着的包里拿出了一本书,放在茶几上低着头看。对面的男士又问:小妹妹看的什么书呀?我就把书的封面翻过来给他看了。 “《红与黑》”他惊讶的说。然后他也拿出一本书看。 不知列车行驶了多久,那个阿姨说:“小姑娘该吃晚饭了,给你粽子吃。”我一边说着谢谢一边拒绝了她给的棕子。然后从包里掏出了母亲给我煮的鸡蛋和面包。这时,对面的男士拿出了一个红苹果递到我面前说:小妹妹,这个苹果送给你吃。”被我拒绝了,心里说,叫我小妹妹,我才不小了呢,我都上初中一年级了。他没话找话的说:小妺妹喜欢看书,学习成绩一定很好吧?他问到学习,我便和他聊起了学习的事。原来他是一名语文老师,知道了他的身份,就对他没有了戒心,话说多了就由陌生变成了熟悉,这位老师谈吐不凡学识渊博,他所讲的故事都是我没有听过的,觉得很新奇,很想继续听。他对我说,把书读好也要把字写好。 于是我就对他说,我写几个字给你看看。他说:“好呀。”于是我就掏出纸和笔,稍加思索就写下了: 桃树开花遍树红 旅途遇师真温馨 虽然我们会分别 今后有机再相逢 然后递给他说写好了请老师看。他看后笑着说:“小妹妹,看不出来,你还会写诗,很好”。我说:“我在我们班写作文每次都是第一名。”他拍手说,为你鼓掌,你好好学习,争取考到上海来,我说上海有什么好,我们家乡才好呢!不过,我肯定会好好学习的。至于他为何总是称乎我为‘小妹妺’,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上海人对女孩的称呼。 有个人聊天就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列车跑的也快。阿姨夫婦已经下车了,对面的老师对我说快到上海了,然后他就给我讲一些上海的旅游景区,说上海的外滩很美,上海最高的楼是国际板店…….还给我讲了上海人的生活习惯。 听着听着渐渐有些困意,在我似睡非睡中就听他说,小妹妹到上海了,终点站到了。然后他就打开车窗说看看你姐姐来没。 我把头伸出车窗外,看到站台上灯火通明人头攒动,却没有看到姐姐的身影。这时那个老师已经帮我把行李架上的包拿了下来,并说:“你姐姐不在站台很可能在出站口,我帮你拿着包到出站口去找你姐姐好吗?”没看见姐姐在站台也只有去车站出口了。我说好,然后把包打开,又从衣兜里掏出一条手绢铺在茶几上,捧了两捧花生放在手绢上,把手绢系好,然后拿起包着花生的手绢往老师包里边塞边说,这是我们家乡的味道,给你尝尝吧。他经不住我的坚持只好收下了,并连声说着谢谢。 我一边随着他往出口处走,一边紧紧的抓住背在他肩上的我的包,经过很长的一段路,终于走出了出站口,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终于看到了姐姐和姐夫,我就大声叫着,姐姐我在这里,那个大哥哥般的老师问我说哪个是你姐姐?我用手指着在拥挤的人群中向我挤过来的姐姐说,在那在那。 他看见了,就把我的包放在我跟前的地上。然后说:“你姐姐来了,我就放心了,小妹妹再见。”转身走了。我连忙说老师再见,谢谢老师! 而我万万没有想到,这个二十年前有过一面之缘的老师在时隔二十年以后竟然又出现在我的生命之中(未完待续)。 淡然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ukoua.com/dktz/3181.html
- 上一篇文章: 电影芳华的原型找到了
- 下一篇文章: 脑洞题人这一生,黄金年龄是几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