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不能的中国豆子
德国人和中国人比邻而居。德国人囤积了太多的豆子,连日来一直为豆子滞销而犯愁。中国人对德国人说:“我有法子让你的豆子销售一空。”德国人半信半疑。 中国人说:“将豆子做成豆腐吧。”然后悉心传授的国人做豆腐的法子。 第二天,德国人哭丧着脸,捧着硬如砖头的豆腐来找中国人。中国人瞥了一眼,拿起刀“嗖嗖嗖”几下子,硬豆腐变成了豆腐干。当天,德国人的“豆腐干”售罄。 第三天,德国人抽泣着将一车做得很稀软的豆腐拉到中国人家里。十分钟后,中国人在家门口支起一个招牌——“西施豆腐花”,做坏了的豆腐一售而空。 第四天,德国人拉着一车更稀的豆腐来了:“亲爱的兄弟,这可怎么办?”中国人叹了一口气:“兄弟,省啥不能省原料啊。”十分钟后,中国人换了一个招牌——“永和豆浆”,颇受路人的欢迎。 第五天,德国人终于做出了滑嫩的豆腐,一连多日销路很好。 半个月后,德国人又苦着脸来找中国人:“亲爱的兄弟,人是善变的,豆腐已经不受欢迎了。我还有两车卖不出去的嫩豆腐。”中国人说:“搁我这儿,三天后再来。” 三天后,中国人家门口的招牌又换了——“油炸臭豆腐”,一车放臭了的嫩豆腐很快卖完了。 十天后,另外一车嫩豆腐长了毛彻底腐烂了。德国人看见中国人的招牌变成了——“王致和玫瑰豆乳”,烂掉的豆腐也成了抢手货。 当晚,德国人对中国人说:“亲爱的兄弟,磨豆腐实在太辛苦。有没有轻松点的法子卖豆子?”中国人想了想,说:“那么把豆子沤成豆瓣,卖豆瓣。” “如果豆瓣不受欢迎了,怎么办?”德国人说,“又不能变成别样的豆腐卖。” “那就把滞销的豆瓣腌了,卖豆豉。” “豆豉也卖不动了呢?” “加水发酵,改买酱油呗。” 德国人大喜,此后数月,德国人的商铺换了三个招牌——“德国豆瓣”“德国豆豉”“德国酱油”。 三个月后,德国人又来找中国人:“亲爱的兄弟,做豆瓣、捣豆豉、熬酱油也挺累的,有没有更轻松的法子卖豆子?” “把豆子泡在水里,让它发芽,你可以卖豆芽。” “如果豆芽滞销了呢?” “那让它再长大点,改卖豆苗。” “如果豆苗也滞销了呢?” 中国人瞥了一眼得患得患失的德国人,说:“那再让豆苗长大点,干脆当盆栽,命名为‘豆蔻年华’,卖盆景艺术。” 德国人苦着脸说:“买盆景艺术赚不了多少钱。” “那么赶紧找块地,把豆苗种下去,施肥浇水,除草捉虫。”中国人看了看满怀期待的德国人说,“三个月后,就能收获豆子。如上所述,循环往复,无所不能的中国豆子会让你成为的富翁的。” 从此,在德国人的智慧从书里有了这样的记载:“中国豆子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PS:人在江湖飘,就得手段高;人在江湖冲,就得会变通。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ukoua.com/dktz/1170.html
- 上一篇文章: 娉娉袅袅,豆蔻梢头
- 下一篇文章: 小资生活馆丨即便住在城市,我们依旧可以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