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张学良这个人物大家并不陌生吧!在蒋介石管理下的民国,张学良可是位大功臣。有着两次军衔,一次是北冰洋政府授予的军衔,第二次是南京民国政府授予的军衔。在当时,拥有两次头衔的军人一定是有功之臣,一定是上过很多战场,参加过很多战役指挥的军官。

在蒋介石的领导下,无人敢违反他的命令,甚至最后将张学良软禁。可见蒋介石在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民间流传一句话:“一物降一物”。偏偏就是一个弱女子,竟敢逼迫民国大总统蒋介石,这个弱女子便是张学良的女儿张闾英,至今,她活了岁。

千金瑛

张闾英,是张学良与于凤至的独生女。是张学良的第一个孩子,所以在他父亲心里,她是张学良的心头肉。所有人都把张闾英当作公主看待,吃穿住行一切都是最好的。

为什么叫张闾瑛呢?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张学良的父亲与他精心为孩子们所想的。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年轻时喜欢到处游玩,经常流连在辽宁医巫闾山附近。

在中国古文中有记载,意思是东方最美好的特产,有医无闾山的珣,玗,琪等玉石。所以经过张学良和他父亲对孩子的名字研究,最后将长女的名字定为张闾瑛。

从小到大,张学良喜爱他的女儿如手中至宝一样,无论是闾瑛小时候,张学良每晚抱她哄她入睡,还是长大后,张学良每天陪在他身边与他玩耍,都能看出张学良对女儿的心头爱。

慢慢的,小闾瑛长大了,张学良被调入新的部队,离开了小闾瑛,所有抚养教育小闾瑛的事情就都落在了小闾瑛母亲的身上也就是于凤至的身上。

于凤至是一位才女,从小就饱读诗书,长大更是大家闺女贤惠懂事。小闾瑛在母亲的熏染下,在入学堂前就已经饱读各种诗书。在小闾瑛十五岁那年,她登上了报刊最重要的位置,在头条上登上了少帅之女的照片,当时的小闾瑛正值豆蔻年华,清丽可人。

青年瑛

时光流逝,天真灿烂的脸庞也变得稳重成熟,瑛长大了,此时的瑛已是一位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瑛根父亲张学良说想要出国留学,求学更多的知识,充实自己。

他的父母亲当时并没有很赞同瑛的想法,但并不表示他父母心里并未把瑛的想法放在心里。随后,她与父母去国外拜访友人,张学良暗中委托自己的朋友,运用他的人际关系,最后将他的女儿留在了意大利。满足了女儿想出国留学的愿望,也有人能照顾好他的女儿。

瑛子在留学时,认识一位男子。他曾在他父亲张学良担任校长的学校中就读,他叫陶鹏飞,在学校是个体育健将,热爱一切跟运动有关的项目,在校期间曾作为篮球队队长与日本篮球对战,非常受张校长的喜欢。

他们在国外过得无忧无虑,在两人两情相悦下,家里也同意了这门亲事,他们如愿地喜结连理。就这样毕业后,夫妻二人一起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

孝顺瑛

瑛子的父亲被软禁,蒋介石下令任何人不准去探望。瑛突觉得非常气愤,自己的父亲年纪已大,与母亲分隔两地,母亲日日思念丈夫。直到蒋介石邀请海外华裔回台考察,瑛看望父亲的机会来了。

当蒋介石看到张学良的女儿和女婿时,很是惊讶。因为他并不知道邀请名单上有张学良后人的名字。

于是瑛夫妇为了探望父亲与蒋介石斗智斗勇,在记者招待会上,利用一切关系和资源,四处托人想方设法地探望父亲。在记者们的报道上,将此事推到了娱乐和政府的风口浪尖。

很多与蒋介石关系密切的人员都说服蒋介石,在众人的劝说下以及娱乐风口上,蒋介石总是百般不情愿也无奈地同意了妇女的相聚。瑛子的计划成功了。

见到父亲那一刻,瑛娘抱着父亲痛哭,父亲也牢牢地抱着瑛,可能是因为相隔太远,瑛思念家乡又想念父亲,两人见面先是痛哭,瑛擦掉眼泪介绍站在自己旁边的鹏飞,给父亲讲述她和鹏飞的故事,从相识到相知到结婚,张学良拉着女婿的手,意味深长。

之后瑛又与父亲诉说自己的故事和母亲家里的生活,告诉他,母亲日日思念着他,为他担忧。

瑛探望过父亲后,接走了母亲,一直在母亲的身边陪伴,直到母亲过世后的两个月,父亲被释放,瑛叹息自己的母亲没有等到他父亲释放,两人无法团聚,张学良释放后,晚年的生活由瑛的陪伴,游览名胜,弥补亲情。

被释放的张学良可能也在想,蒋介石是国民的大总统,说话做事一向权威,打过多少次大大小小的仗,一辈子全是辉煌的功勋,却没想到,如今敢逼迫他做事的竟是自己的女儿

。也许张学良会欣慰的笑,因为这是自己从小到大捧在手里长大的女儿,如今已为人母,为人妻,还时常想着自己,想着这个家。

好人有好报,晚年的张闾瑛如他父亲一般长寿,如今已岁,身体目前良好,老人说:

女儿是父母贴心的小棉袄,这个说法是有一定研究的,对比儿子来说,男孩儿的感情总是大大咧咧的,而女孩儿在这方面的感情总是细腻的,更是善于表达,或许你见过女孩儿抱着爸爸说,爸爸我爱你啊,但是男孩很少抱在怀里说我爱你,所以女孩子就是小棉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ukoua.com/dktz/10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