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粉佳作快跟着豆蔻才女一起倾听花开的
云龙山下试春衣,放鹤亭前送落辉。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马如飞。这是苏东坡在徐州当知州的时候写下的一首诗。每年大地春回,我都跟着爷爷一起来到云龙山下的杏花林,倾听花开的声音。 花开的声音是“啾啾”的鹤鸣。爷爷指着云龙山顶告诉我,北宋年间,张山人就隐居在那里养鹤。苏东坡经常去找张山人一起赋诗饮酒,现在还有放鹤亭、饮鹤泉等古迹,他还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放鹤亭记》呢!我写作文忘不了说到吃,赢得“馋猫才女”的美称,读罢《放鹤亭记》才知道东坡才是大馋猫呢,一篇六百字的文章就六次提到喝酒啊! 花开的声音是“哒哒”的马蹄。记得初读此诗的时候我对“新郎君去马如飞”大惑不解。为什么新郎君骑着马跑了?难道是苏东坡醉了,把新郎君来马如飞,写成了新郎君去马如飞?或者新郎是个近视眼,以前没看清楚新娘,这次走近一看长得跟凤姐似的,吓得七魂少了六魄,所以骑上马逃婚了!我把自己的高论不无几分得意地告诉了爷爷。爷爷说诗中的“新郎君”不是现代汉语中的“新郎官”的意思,而是指新科进士。苏东坡当徐州知州时,他老乡张师厚到京城开封期参加殿试,路过徐州,东坡便陪着一起游览云龙山,估计吃了烙馍馍卷馓子,也喝了不少窖藏的云龙山酒,才写下了这首诗啊!这跟新郎新娘没啥关系,同学们可别像我这样望文生义哦! 花开的声音是“哗哗”的涛声。在杏花树下,爷爷翻开《宋史》指着《苏轼传》中的一段读给我听:“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我着急地说:“这大水围城,有钱的都跑了,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爷爷说苏东坡和你一样,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不放一人出城,亲自到军营请驻军帮助抗洪。他掷地有声地说:“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东坡吃住在城上,路过家门也不进去。徐州军民同仇敌忾,在东坡的带领下战胜了滔滔洪水。这时,一阵微风送来几瓣杏花,正好落在书页上,难道它也想一睹苏大才子的风采吗? “吟诗作赋文采长耀古彭城,治水安民佳话永彰贤太守”,云龙山下的杏花,每当开放的时候,人们都能听出它正在唱一曲颂歌。 团小编 这篇美文的作者是来自徐州三中高一年级的蔷羽童鞋~小才女可是“青春徐州”的忠实铁粉哦~小小年纪,文章如此有灵气,照片也拍得美翻了,她是肿么做到的呢~如果团小编我没猜错,一定是因为她超粉“青春徐州”有木有(得意脸.jpg)~ 快把投稿砸过来吧~“青春徐州”等着你~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投稿细则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ukoua.com/dkkl/820.html
- 上一篇文章: 太涨知识了,看完这个才明白豆蔻年华是
- 下一篇文章: 开脑洞豆蔻年华的豆蔻是啥杜牧你个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