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豆蔻的功效及应用
豆蔻为姜科植物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实。按产地不同分为原豆蔻和印尼白蔻。气芳香,味辛凉略似樟脑。均以个大,粒实,果壳完整,气味浓厚者为佳,捣碎生用。 圆豆蔻、白豆蔻、紫蔻、十开蔻 辛,温,归肺、脾、胃经。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开胃消食。用于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呕逆,胸腹胀痛,食积不消。 一般用3~6g。 1、脾胃湿阻气滞证:本药辛芬芳,可化湿浊,行气,和脾胃,常与其他化湿行气和胃药配伍,如:藿香,陈皮,砂仁等。若脾胃气滞,宿食不消,可与行气开胃药同用,如:砂仁,木香,丁香等。若寒湿偏盛,气机阻滞之腹满胀痛者,与温胃燥湿药同用,如:干姜,厚朴,苍术等。若脾虚湿阴气滞之胸腹虚胀,食少无力者,则与健脾益气药配伍,如:黄芪,白术,人参等。 2、湿温初起,胸闷不饥:本药温而不燥,辛散入上中二焦而宣化湿邪,常用与湿温初起,胸闷不饥。若湿邪偏重者,与宣肺利湿药配伍,如:杏仁,薏仁等。若热得于湿者,宜与清热利湿药同用,如:黄芩,滑石等。 3、呕吐:本药能行气宽中,温胃止呕,尤以胃寒湿阻气滞呕吐最为适合。可单用,或与其化湿温中止呕吐药配伍,如:藿香,半夏等。治小儿胃寒,吐乳不食者,同砂仁,甘草等研末服之。本药也可用于妊娠有,噎膈呕吐。 阴虚血燥者禁服。 果实含挥发油,其中有1,8-桉叶素、α-樟脑,葎草烯及基环氧化物等等,有促胃液分泌,增进胃肠蠕动,祛肠积气,健胃,止呕,抑菌等作用。 《圣济总录》豆蔻附子散:肉豆蔻仁(面裹,炮熟),附子(去皮、脐,锉,盐炒),缩砂(去皮)各15克,木香3.7克。主治:温脾散寒。主治脾胃久寒,大肠虚滑洞泄。 《杨氏家藏方》豆蔻橘红散:丁香30克,木香30克,白豆蔻仁,人参(去芦头),白术,厚朴(生姜汁制),神曲(炒,),干姜(炮),半夏曲,陈橘皮(去白),甘草(炙),藿香叶(去土)各15克。主治:温脾养胃,消食和中。主治脾胃虚弱,食谷不消,泄泻,呕吐,腹胀。 《圣济总录》豆蔻散:肉豆蔻(去壳,炮)5枚,甘草(炙,锉)30克,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45克。主治:温中燥湿。主治脾胃伤湿,濡泻不止。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治疗治疗白癜风医院哪里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ukoua.com/dkkl/1587.html
- 上一篇文章: 便纵有豆蔻年华,谁可胜君姿
- 下一篇文章: 20171018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