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秀玲走上绘画这条路人民资讯
《丁香二》纸本淡彩68×68cm年曾见过许多画家写自己成长的文章,大多均写道“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遇上了某某”,或“自幼酷爱画画”,或“家父(母)喜欢画画受其影响”,或“家中藏书万卷”等等,每每看到这些,我心中总是酸酸的,为什么自己初学画时没有偶然过一次,为什么自己自幼不酷爱,为什么家父不喜欢画画,又为什么我小时候家中只有几本书?走上绘画这条路,实属无奈。《丁香一》-纸本淡彩68×68cm年《家·午后》年×80cm纸本重彩年,17岁的我高中毕业后便没了出路,为了不呆在家里吃闲饭,我在家人的鼓动之下报考了刚刚成立并且唯一在社会上招生,为陶瓷厂培养彩绘女工的山东轻工美校,开始了我的学画生涯。在此之前,我这个图画课成绩平平的女孩,从没想过要当画家,更没想到这无可选择的选择注定了我一生的道路。这似乎就是缘分,也似乎是命中注定,因为当时如果有另一条路可走的话,我也许会做出其他选择。学画画就会给自己找一个饭碗,17岁的我凭着这样一个信念,将自己的命运与前途简单地锁定在此并不知深浅地走了下去,一直走到今天。在我的这个没有任何绘画背景的家族中,我的选择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也许还会是后无来者了。开始学画的日子很无知,对绘画连“肤浅”的认识都没有,素描课画静物,当看到自己摹仿着别人把静物的轮廓里涂上黑色的线条后物体竟变得立体起来时,当用毛笔对着字帖临摹的隶书也有模有样时,当随着同学去火车站画速写竟也敢硬着头皮出手时,我飘飘然认为当画家是一个很简单、很快乐、很容易的事。多少年后,我常庆幸自己的无知,也许正是因为当时的无知,才使得我无畏地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如果当时知道绘画之路既漫漫又艰难的话,中途改道也许是十之八九了。《高原夕语》纸本重彩80xcm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随着高考的恢复,我们这代人终于有机会赶上了末班车,在十年的人才积压中我尚属幸运。考入大学那一年,我已经23岁,是班上岁数最大的学生。岁月蹉跎,没有人比我们这一代更深知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四年在不知四季中渐渐过去,宿舍、教室、图书馆构成了三点一线几乎四年不变的图式。我无暇顾及已渐渐增长的年龄,也没有金钱和时间来装扮自己,身上穿着的旧衣服和布鞋将自己那即将逝去的青春美丽遮掩在了深处。在谈论婚嫁的年龄去上大学,是我们那个年代特有的校园现象,宿舍里的女同学大龄者并不缺少,我们经常快活地互称对方为“老黄花”、“老豆蔻”,打逗嬉闹中全然没有想到自己已成为老大姑娘,嫁不出去的危险正等着我们。我从不理会家中亲人对我婚姻的担忧,而是贪婪地吮吸着各种营养,心中充满着对学习的渴望和获取知识的满足。尽管儿时的梦早已逝去,但我知道这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机会,抓住它,新的梦想就会变成现实。毕业创作,是我学习绘画后的第一次尝试,没想到竟在山东省首届青年美展中获奖,这一小小的成绩,无疑给了我极大的鼓励。《荷境》纸本重彩年直径35cm走上绘画这条路,才慢慢知道,画画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它对人的要求太高。敏锐、洞察力、修养、感觉、天份、勤奋、健康……有许多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因而力不从心之感时常有之。也许支撑我走到今天的是儿童时代文革时期的那场经历,因为成年之后我才体会到那段岁月对我的深刻作用。如果没有那段岁月,我也许不会是现在的我,也许我不会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战胜困难的勇气,不会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对人对事的豁达态度。我想,磨难也是一种财富,它对我今天的成功也许比智力因素以及环境因素还要重要许多。大学毕业已经三十几年了,我始终没有停顿过画画,我知道岁月的无情和时间的宝贵。多少个深夜,当满楼灯光逐个熄灭,漆黑中只有一个窗口依然灯光闪烁时,那必定是我坐在案边。这是一天中唯一真正属于我的时刻,送走了一天的繁杂,宁静中才思画意如泉涌动,白天扮演着各种角色的我,这时只剩了一个角色——画家。我特别喜欢那种将一张白纸变成一件有灵性、有生命力的艺术品的感觉,我的认识和理解、我的感情和表达全部印浸在里面。随着岁月的流逝,画画由一种职业心态渐渐变成了生活中、生命中的一部分。事业与生命一起前行,灵感与作品前后诞生,成功与挫败共同体验,对一个人来说实在是一件幸事。《吉日》纸本重彩73×61cm年寒往暑来,不知不觉中已进中年,回首望去,一路上自己竟越走越远,走到了自己过去未曾敢想过的境地。这其间的辛苦、快乐和感动只有自己的心最为明白。偶尔我也会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但更多的时间里是今天的肯定,明天的否定,是辛苦的劳作,费神的思考,不知疲倦的学习吸收以及力不从心的奔波。心中那别样的美感、理想的境地似乎皆能看到而又遥不可及,也许正是因为理想永远都会高于现实,理想永远都是完美的而现实往往会有残缺,才使得人们会毕其一生去追求,去努力。走上绘画这条路,虽然当初没有约定,儿时的梦想也找不到踪影,但我对这无可选择的选择至今无悔。如果时光倒流,还有机会再来,在经历过这么多年真切体会的今天,我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因为做画家的那份对生活的真诚与感动,做画家的那份对美的向往与追求,做画家用心去拥抱自然的方式,做画家带来的充分的个性自由,对我永远具有巨大的吸引。作为女人,我渴望女人的一切,家庭、儿女、事业,我的贪心使得我不想放弃其中的任何。我一直认为女人是世界上最有潜力的,只要你肯去挖掘,自己潜在的能量会使自己都感到吃惊。可惜千百年来,社会和女人自己共同限制了女人的发展,使许多女人终生未有机会发现自己的潜能,未能让生命放出灿烂的光彩来罢了。《季风·一》年纸本重彩直径35cm路越走越远,心越来越静,“我”变得原来越清晰。在画画中发现自我,在画画中表现自我,生命的存在状态与画面的表现状态越来越契合,我体会到了画画真正的快乐所在。活着,画着,一路不停。年在英国采风唐秀玲,生于山东淄博。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为中国国家画院国画专业外聘研究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专家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彩画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省工笔画学会会长,山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第五届、第六届副主席,山东省首批艺术科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等。九件作品曾连续入选第七至十三届全国美展,并多次入选其它多项全国大展。曾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银奖、“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美展获奖提名”等。五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图文整理/张婧)责编:王瑞景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ukoua.com/dkkl/12711.html
- 上一篇文章: 疏调学术论坛以痰湿立论,探讨疏调气机
- 下一篇文章: 谈谈如何学习伤寒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