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汤饼之期

婴儿出生三日,古时称之为“汤饼之期”。而“初度”,则特指生日之际,源自《离骚》中的“皇揽揆余初度兮,肇赐余以嘉名”。至于“赤子”,《孔颖达疏》中解释道,因婴儿出生时体呈赤色,故称赤子。至于“襁褓”,其本意是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后逐渐演变为泛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2岁——孩提

在古代,两三岁的幼儿被称为“孩提”,这个词汇也常被写作“孩抱”。

8岁——龆龀与总角

七八岁的儿童被称为“龆龀”,而八九岁至3岁的少年儿童则常被合称为“总角”。

9岁——黄口

“黄口”原本是指雏鸟的嘴,但在古代,它也被用来指代十岁以下的儿童。

0岁——幼学与外傅之年

《礼记·曲礼上》中提到,人生至十岁,便进入了“幼学”的阶段。此外,儿童满十岁也常被称作“外傅之年”。

2岁——金钗之年

在古代,女孩到了十二岁,便开始佩戴金钗,象征着她们步入了青春年华。因此,这个阶段被称作“金钗之年”。

3岁——豆蔻年华与舞勺之年

对于女子而言,十三岁被比喻为“豆蔻年华”。豆蔻是一种初夏绽放的植物,其花朵娇艳欲滴,寓意着年轻与美好。而男子在十三岁至十五岁之间,则被称为“舞勺之年”。这一阶段,他们开始学习各种舞蹈,其中“舞勺”是未成童者所学的舞蹈之一。

5岁——及笄之年

在古代,女子满5岁便步入及笄之年。此时,她们通常会将头发盘起,用簪子固定,象征着成年的到来。这一传统习俗,不仅是对女子成长的一种标志,更是对青春美好时光的一种珍视。5岁,这个年纪在古代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论语·为政》中,孔子曾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这表明在古代,5岁被视为志学之年,是男孩子们开始努力学习、追求知识的关键时刻。与此同时,女子则迎来了及笄之礼,象征着她们从少女成长为妇女。而在古代社会,5岁的少年们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他们即将从儿童步入成童的行列,开始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使命。6岁,这个年纪在古代同样有着特定的称谓。在旧时的文人眼中,“瓜”字拆分为二八,便象征着十六岁的到来。这一传统纪年方式,不仅体现了古代人们对年龄的独特理解,也预示着6岁少年们即将面临新的成长阶段。

20岁——

在古代,男子到了二十岁会举行加冠仪式,标志着他们正式成年。这个仪式被称为“弱冠”,虽然表示已成年,但因体魄尚未完全成熟,仍带有一丝年少的气息。而对于女子来说,二十岁则被称为“桃李年华”,寓意着青春美丽。

24岁——

花信年华,这一词汇专指女子年龄达到24岁时的美好阶段。其中,“花信”寓意着开花时期与花期,象征着这一年龄段的女子如同盛开的花朵,绽放出青春的光彩。

30岁——

而立之年,这个词汇描绘了30岁这一年龄段所蕴含的深远意义。它源自《论语·为政》中的“三十而立”,意味着在这个年龄段,人们应该已经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奠定了稳定的基础。同时,《礼记·内则》中也有“始室三十岁”的说法,强调了男子在三十岁时应该有所成,开始承担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因此,30岁不仅是一个年龄的标志,更象征着成熟与担当。

40岁——

不惑之年。《论语·为政》有言:“四十而不惑。”意味着人们在这个年龄段已经摆脱了困惑,对人生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

50岁——

知天命之年。《论语·为政》中提到:“五十而知天命。”这代表着五十岁的人们已经洞察了世事,理解了命运。

60岁——

耳顺之年。《论语·为政》中又言:“六十而耳顺。”这表示六十岁的人们已经能够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心态平和。同时,“花甲”一词也指代60岁,源自中国古代的历法。此外,人们还常将六十岁以上的人称为“耆年”。

6岁——

还历寿。六十一岁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寿辰,因为它标志着一个新的起点,重新开始计算年龄,因此被称为“还历”。

70岁——

从心之年。这个词汇源自《论语·为政》,意为七十岁的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生活,不受外界束缚。同时,“古稀之年”也是七十岁的别称,源于杜甫的诗句:“人生七十古来稀。”表达了人们对长寿的向往。

77岁——

喜寿。由于草书的“喜”字形状与七十七相似,因此77岁又被称为喜寿。

80岁——

耋。在古代,这个年龄段泛指七八十岁的老年人。毛传中提到,“耋”即老,而八十岁被称作“耋”。

耄。这是指八十至九十岁的年龄段。《礼记·曲礼上》中记载,“八十、九十”被称为耄。

88岁——

米寿。这个年龄段被雅称为米寿,源于“米”字的巧妙拆解。将“米”字上下分开,可以看到它由两个“八”字夹着一个“十”字组成,恰好可以读作“八十八”,因而得名米寿,用以指代88岁的高龄。

90岁——

上寿。在古代,九十岁被尊为上寿,意为极高的年龄。此外,鲐背之年也是古人对九十岁老人的雅称。鲐鱼背上的斑纹犹如老人的皱纹,因此被用来象征长寿。

99岁——

白寿。九十九岁被雅称为白寿。这个称呼源于汉字“百”的构造,因为“百”字上方的“一”字可以看作是“白”,去掉“百”字上方的“一”,便剩下“九十九”。

00岁——

期颐,意为百岁高寿,源自《礼记·曲礼上》中的记载。而“上寿”则是对最高年寿的赞誉,在《左传·昭公三年》孔颖达的疏解中,上寿被定义为百年以上,中寿为九十以上,下寿则是八十以上。

08岁——

茶寿,这一说法源于“茶”字的草头所蕴含的二十之意,再结合下方的八与十,以及那一撇一捺所形成的另一个八,便构成了08岁这一特殊的年龄称谓。

双稀、双庆

古稀,这一术语源于古代中国,指70岁的高龄。而双稀或双庆,则是对古稀年龄的另一种美好称谓,意指70岁的两倍,即40岁。这一说法体现了人们对长寿的向往与敬意。致力于打造全方位、高品质的退休生活服务,旨在满足退休人群的多样化需求,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并引领时尚的退休生活潮流。该平台不仅包含海西地区首档针对高知退休群体的电视综艺节目,还提供线上交流与线下活动的多元化服务,专注于精挑细选高品质的老年产品,为退休人士带来更加舒适、愉悦的生活体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ukoua.com/dkkl/12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