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罗婧新城学校七年级52班学生。

写作初衷:看过一本词传,反复看了五遍,里面的每个句子似乎都熟稔。这样看着看着,仿佛有一个女子,打一把伞,骨子里的清傲,眸子里的沧桑,背后是风雨飘摇的大宋。这样一幅画面就那么浮现在脑海中,既然想出来了,那就写上吧。写上这个传奇女子的一生。

我将情思揉搓于掌心之间,看花圆月好,灼点星莲,花儿吐露思念,在明水,在青州,在汴京,我踏着柔瓣,化为清风,与你相见。

——题记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那是怎样的一个女子,傲然立于战乱频繁的两宋之间,独自哀伤,独自孤寂,独自尝遍红尘百味。

豆蔻年华——澄澈.灵动.微愁

“桃花离谢,枕隐流年。”那年陌上花开,那年晓荷风细,那年花好月圆,你绝世笑颜悄然世间。“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一只红酥手,拿起一杯醉月酒,微醉的脸上粉红娇羞,竟比那荷花还要艳丽几分。那时她单薄的身上还没有那么多的沉重与不堪,似水般澄澈的眸子,清清楚楚的装着岁月静好。再过,便到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怎得如此多愁善感?是怜那片片红瓣离落的残花,亦是怜孤寂一时百无聊赖的自己。知窗外风雨大,她身醉伴愁。

锦绣岁月——羞涩.甜蜜.留恋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萦绕于指间,眸间,唇间都要溢出来的羞涩,充斥着她的心神。止不住地频频回头,半藏于梅树后,瞄向那少年明朗。“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遇那一人恰如三月花,这句话说的极好。李清照遇到赵明诚,是才子佳人,是伉俪情深。所有少女愁思,通通烟消云散,只剩下一股甜蜜,暖着心头,温着指间。最好的年华,最美的笑容,最深的留恋,她都给了他。

忧愁时光——思念.心痛.泪怨

红梅已谢,红桃不开。云祐事发,那是另一个深渊。初作他人发妻,本应满心甜蜜,却要不舍分别,真真是难过。可即使是这般心痛,心系父亲安危的李清照,亦只能奔逃回明水,在那日复一日的思念下,提笔写成“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她的愁思荡漾着,碧波斑斓为思念海。想是那《西厢记》中的“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也无她这般断肠。她守着屋,也守着心,期待来明路上见。

不消红颜——未老.相悦.美好

长长的韵光一丝一丝的飘走。青州十年,可谓是李清照为数不多还能绽开笑颜的日子。“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爱人相伴,消了些往日的哀伤,她眸子里的春,含着生机勃勃,姹紫嫣红,草长莺飞。“遇一人白首,择一城终老。”她是那么的幸福,那段“赌书泼茶”的日子,成了心中的永远。这只是一时的安宁,她知道,乱世要来。她如若不是女子,必定是那沙场上的英杰,可她无法,只能借笔来表达她报效祖国的决心。“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她佩服项羽,也甘愿做那样的人,这是属于她的豪情壮志。

为谁憔悴——心痛.恍惚.不舍

“夜太漫长,凄冷决绝。”明诚已走,即使她“上穷碧落下黄泉”,也是“两处茫茫皆不见。”她捧着忧愁,颤着手写下钻心刻骨十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但她并没有沉于悲伤回忆的苦海中。她心里一直有一个愿望,和明诚约定好的,收藏好金石,把文化流传下去,让后人可以补上所缺失的文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的话成了她此刻的写照,战乱飘纷,她仿佛看到了颓残的大宋,在这乱世中倒下,她无能为力,却又心有不甘。在这样的红尘中沉浮几年,她终是走了,而那黄土之下,明诚身边亦有她的一席之地。

你是一朵纯洁的莲,悄然绽于掌心,惊艳世间。你是清丽,你是高雅,你也是世间一段不灭的传奇。怎么说你好呢?

你应该是最美的邂逅。(指导老师:赵婉婷、朱春梅)

教师评语:本文以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一生串联整篇文章,文章夹叙夹议,句式整齐,富有音乐美。本文大量运用李清照的词,足见作者功底的深厚,同时从文章的遣词造句亦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思十分细腻。

主编:曹乐乐贺中元

编辑:彭攀峰

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ukoua.com/dkjg/5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