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点古代年龄称谓大全,快来看看你的年
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www.wxlianghong.com/ 问到年龄,今天的我们都会说多少多少岁, 那古人对年龄是如何称呼的呢? 汉语博大精深, 古代关于年龄的说法多种多样, 襁褓、孩提、弱冠、豆蔻、而立、不惑、古稀、耄耋...... 快来看看你现在的年龄在古代怎么称呼吧~ 幼年一、0岁 初度:小儿初生之时。 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三日。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作“汤饼宴”、“汤饼会”。 赤子:初生婴儿的皮肤微微泛红,古人将这时候的孩子称之为“赤子”。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二、1岁 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如牙牙学语,因亦指小孩过程子开始学话。清袁枚《祭妹文》:“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周晬,指婴儿周岁。 三、2~3岁 孩提:指2——3岁的儿童,指代幼儿时期。 四、3~7 垂髫(tiao):三四岁至七岁(女)、八岁(男)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顶自然下垂的短发)。 五、7~8岁 童龀[chèn]:龀,《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童龇”,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也有说成“髫龀”的,如《后汉书·董卓传》:“其子孙虽在髫龀,男皆封侯,女为邑君。”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六、8~9岁 总角: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借指幼年。在这里,“总”就是聚拢束结的意思。总角之交(幼年就相识的好朋友)。 七、10岁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少年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舞勺之年:男孩十三岁至十五岁。 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青年弱冠:古时汉族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花信之年:是指女子24岁。也泛指女子正处在年轻貌美之时。 中年而立之年:指三十岁。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不惑之年: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 晚年知命之年:50岁,语出《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知命指认识天命,按现在的说法,应为认识自然的法则。 开六:51岁,古人称老年人年龄进入一个新阶段谓之“年开”。十年为一秩,开六即第六秩的开始。况周颐所著《蕙风词话续编》卷一:“近人称寿五十一岁曰开六,六十一岁曰开七。” 花甲之年:60岁,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把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用到记人的年龄上,就以“年届花甲”或“花甲之年”来指人到60岁了。 耳顺之年:60岁,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杖乡:意思是六十岁可以拄行走于乡里。 华甲:61岁,华甲的甲,即甲子的甲,华字的繁体字可分为六个十字和一个一字,所以称61岁为“华甲”。 古稀之年:指70岁,语出杜甫《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来人们就用“古稀”或“稀年”作为七十岁的代称。 开八:71岁,白居易《喜老自嘲》诗:“行开第八秩,可谓尽天年。” 喜寿:77岁,因喜字的草体似七十七三字组成,所以这么称呼。 伞寿: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米寿:指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此外,还含有年事虽高,但食欲旺盛。 耄耋之年:耄耋(màodié)80~90岁称耄和耋,也用作对老年人的泛称。语出《汉·曹操·对酒歌》:“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上寿:九十为上寿。 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期颐之年:期颐、期颐之年:指百岁高寿。《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茶寿:指岁。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岁。 扫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ukoua.com/dkgx/5542.html
- 上一篇文章: 阿育韦达厨房绿豆蔻ldquo香料之
- 下一篇文章: 古代年龄称谓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