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被用来
治疗白癜风用什么药最好 https://m.39.net/disease/a_5629059.html 众所周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诗是祝福我们敬爱的老师的。用这句话赞美老师,再也合适不过。但是,这两句诗最早可不是赞美老师。而是出自一首唐代的情诗。即李商隐的《无题》原文为: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情诗,内容不难理解。诗中满满是青年男女离别相思之苦。时隔千年,读者诵读这首诗的相思情却未曾减少一丝一毫。这首诗可以说没有题目,李商隐干脆叫它《无题》。这也是李商隐诗歌最大的特点,即朦胧。李商隐的诗歌因朦胧而让人感到难懂,也因为朦胧而让人喜欢。能够体现他诗歌朦胧特点的莫过于那首最负盛名的《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锦瑟》历来争议很多,有说是感慨自己人到五十的感慨。因为“锦瑟无端午十弦”正好暗示他写此诗时年龄五十岁。也有说写给他暗恋的宫女的。无论怎样,说不清,道不明却让人爱不释手。《锦瑟》可以给《无题》做一个很好的例证。 李商隐的诗题为《无题》可以理解为不设主题,所以,说是写老师,也未尝不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被用来赞美老师始于何时?至少在唐代不是那样。元代,教师地位很低,也不是这样的。我们现在还无法考证,到底是什么时候,谁第一次创造性地用这两句诗来形容老师? 再次,诗无达诂,言之有理即可。 这首经典诗到现代变成了“今典”这正是汉语诗歌的伟大之处。 当然,这是非常成功的引用。 有些引用就不是那么成功了。 尤其是给青少年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比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尤其是后两句被称为千古名句。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而现在也多指女朋友出轨。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有位老师在诵读这首诗,诵读到“红杏出墙”时,全班同学都笑了。出轨这层意思现在已经是人所熟知了。 类似的例子还有 宋代杨万里的《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原意表达了初夏时节,一泓清泉,伴着细细的流水声,含苞待放的荷花。无不显露出盛夏的美好。也历来受到人们的传诵。 现在“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比喻为豆蔻年华的姑娘还未成人,就引来许多的追求者。 您还知道哪些别赋予现代意义的古代诗词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ukoua.com/dkgx/11246.html
- 上一篇文章: 古人对不同年龄的称呼豆蔻年华桃李年华
- 下一篇文章: 邻家有女初长成王剑水粉画中的豆蔻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