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座据说是真的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蜀中,自古就有“少不入蜀”的说法,大抵是说,这里风光旖旎,物华天宝;蜀女多情,美景美酒,来了就会沉醉,再也不想离开了。前几年赵雷唱了一首成都,再次把这个天府之国推送给了全世界。

然而,无论是玉林路的小酒馆,还是九眼桥的美景,毕竟现代元素太浓郁了些;真正的成都况味,倘或从小郡肝和小龙坎中去找寻,去锦里和少城蹉跎,总感觉颇不尽兴。那么,或许你要感谢诗歌,因为诗歌的世界,给了你极好的导游,这个导游不是别人,竟是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

陆游之与成都,有一段奇缘;就像陆游之于唐婉,只是前者令人欣喜,后者令人感伤!

陆游寓居成都期间,足迹所到之处,地理景观、风物人情甚为打动他。陆游离蜀东归之后,仍然对成都生活深深眷恋。

1.从草庐到浣花溪

陆游寓居成都,其初寓于花行官居,而后于笮桥之东,借寓僧庐。在成都的日子里,诗人以寓居之草庐为中心,西向浣花溪、青羊宫,北向石犀祠、金雁桥,东向万里桥、合江园蜀苑,南向惠陵、武侯祠,频频出游。而这些景致,有的仍存,有的则已经湮没无闻了。

其诗《寓舍书怀》云:

春从豆蔻梢头老,日向樗藕齿上消。丛竹晓兼风力横,高梧夜挟雨声骄。

豌豆梢头蜀地俗称豆尖,是成都的一道美食。陆游吃着蜀中的菜肴,却无奈自己已经渐渐变老,日头西落;在风中的竹子更显横劲。夜雨声中,高高的梧桐越发矫健。

又《幽居晚兴》:

借组剧药喜微香,汲井浇花趁晚凉。

向邻居借来锯子锯断药材,诗人喜欢那种淡淡的香味;趁着傍晚的凉爽,从井里打水上来浇花。这短暂片刻的欢愉,是多么令人神往啊。

或许在这里,陆游有了家的感觉。浣花溪畔“断续风蝉噪,俯仰露叶翻”,诗人视力所及,乃“月出照西壁,参差见檐痕”,“浣花之东当榨桥”。草堂,花溪,窄桥,这就是陆游对成都的最初印象。

“壮声每挟雷雨横”,晚上睡觉之时,可以听到浣花江的水流声。

多年以后,陆游离开四川,仍然眷念不忘“浣花光景应如昨,回首西州一怆情”,不禁悲从中来。不过,当年在浣花溪村居的诗人,可不止陆游,陆游之前的唐代,杜甫也在此村居。

江村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然而可悲的是,杜甫的家庭情趣,对陆游而言,或是极大的奢望,病愁,却是陆游此时的真实写照。所谓老病愁趋画戟门,天教高卧浣花村,诗人常常自叹老迈病弱,深怀忧愁,高卧于此浣花村中。他与屠夫、渔翁为伍。“兴来倚杖清江上,断角踪钟正敛昏”。

冬去春来,浣花溪开满杏花,“我行浣花村,红杏红于染”,而蜀女的多姿和美丽也渐渐浮现出来。

江头女儿双髻丫,常随阿母供桑麻。

可是春天很快过去,陆游“红藤拄杖扶衰病,村北村南破夜行”;“闲绕长堤逐萤火,戏临荒沼问蛙声”。离开成都之后,陆游常在梦境之中,回到这个诗一般的地方:“捣纸声中春日晚,倪然重到浣花溪”,春天的夜晚,传来一阵阵捣纸的声音。呵!诗人恍然又回到了浣花溪。

2.成都的小酒馆和丝管繁华地

成都的酒是极为有名的,陆游也雅好饮酒:

绿波画桨浣花船,

清簟疏帘角黍筵。

一幅葛巾林下客,

百壶春酒饮中仙。

散怀丝管繁华地,

寄傲江湖浩荡天。

《席上作》

那么这个小酒馆在哪里?却原来在浣花溪边的游船上,绿水画桨,相映成趣;疏帘倩影,错落有致,这样的小酒馆,多么有趣。只是今日已经见不到了。

成都的繁华,在陆游所处的年代,已经蔚为大观。《醉题》有云:“裘马清狂锦水滨,最繁华地作闲人。”诗人裘马清狂,游玩于锦水之滨。“金壶投箭”“翠袖传杯”本是成都的常见生活方式:“笙歌围里,锦绣丛中”;“醉帽倾欹歌未阕,罚觥潋滟笑方哗”。这时候的成都真实在是极有趣味的地方。

东归之后,一日,在山阴幽斋,夜雨未央,“忆在锦城歌吹海,七年夜雨不曾知”他想起在成都之时,歌声如海。

然而这种纵酒买歌的日子,终究成为历史。《宿鱼梁驿五鼓起行有感》记载:

忆从南郑客成都,

身健官闲一事无。

分骑霜天伐狐兔,

张灯雪夜掷枭卢。

百忧忽堕新衰境,

一笑难寻旧酒徒。

投宿鱼梁溪绕屋,

五更听雨拥篝炉。

旧酒徒,又到哪里去寻找呢?《怀成都十韵》又云:“斗鸡南市各分朋,射雉西郊常命中。那时候的成都,原来已经如此悠闲自得,不愧是安逸之都,闲适之都!

除了听歌,饮酒,成都当年还十分流行打猎:

《春近山中即事》

乞得松楠手自栽,

结茅聊喜避风埃。

百年孰与梦长短。

万事只如云去来。

雪后梅花初半吐,

身闲樽酒盍频开。

锦官城外青羊路,

常记当年小猎回。

这种洒脱的生活场景此后在陆游的生命历程中没有再现,成为陆游一生追怀的往事。

三锦官城的花儿与美少年

十里温香扑马来。江头还见去年梅,成都号称锦官城,其实就是因为有花。所谓: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成都的花儿之多,之美,就如成都的美少年与美娇娘,真是“四野云齐初酿雪,一枝梅动已催春”;又如“青羊宫里春来早,初见梅花第一枝”。

梅花是成都的重要花种:“春回积雪层冰里,香动荒山野水滨”;“十里温香扑马来,江头还见去年梅”十里梅花,香味扑马而来。

在迷醉之中,诗人仍旧常感念身世之哀。“青羊宫前锦江路,曾为梅花醉十年”;“青羊宫里应如旧,肠断春风万里桥”。

而花,总是与地方的风物紧密联系,所谓花需共景,花需同情。而第一个赏花的地方,当首推少城:

大城少城柳已青,

东台西台雪正睛。

莺花又作新年梦,

丝竹常闻静夜声。

废苑烟芜迎马动,

清江春涨拍堤平。

除了梅花,繁华盛丽的海棠更是锦绣天府的象征。淳熙五年二月,诗人乘春出游,作《观花》一诗:

我游西川醉千场,

万花成围柳著行。

红锦地衣舞《霓裳》,

翠裙绣袂天宝妆。

或许,怒放的海棠与豪迈的诗人实在有着太多的精神相通。而成都的佳人,也曾时时撩动诗人的愁肠。有《感旧绝句》诗,其四云:十月新霜兔正肥,佳人骏马去如飞。纤腰袅袅戎衣窄,学射山前看打围。《偶过浣花感旧游戏作》一诗:

忆昔初为锦城客,

醉骑骏马桃花色。

玉人携手上江楼,

一笑钩帘赏微雪。

宝钗换酒忽径去,

三日楼中香未灭。

市人不识呼酒仙,

异事惊传一城说。

与玉人携手,同登江楼。在帘钩之后,欣赏微雪中的市景。不过,陆游真的是耽于此吗?虽然蜀女多情,佳人难再,但是陆游的志向,乃是:生希李广名飞将。可悲的是,现在的陆游,壮志未酬,只能借酒浇愁,内心一片死寂:死慕刘伶赠醉侯。戏语佳人频一笑,锦城已是六年留。

人生既不得志,遂放浪市井。历史上的柳永,关汉卿,莫不如此。只是相比汴京和大都,成都显然是一个更好的地方,“瓢空夜静上高楼,买酒卷帘邀月醉”。年,诗人登上散花楼:春风初来满刀州,江水照人如泼油。犊车芳草南陌头,家家倾赀事遨逝。万里桥西系黄骝,为君一登散花楼。半年长斋废觥筹,兴来忽典千金裘。

小桃婀娜弄芳柔,红兰茁芽满春洲。垆边女儿不解愁。斗草才罢还藏钩。蜀中曾有司马相如《凤求凰》追慕文君,文君的当垆卖酒。然而即便是想买醉的陆游,有多么希望有一个精神的依靠。不过,陆游一生所感怀,一是家国之悲;二是沈园之恋。

悲痛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ukoua.com/dkcf/11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