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middot独家记忆江苏合集
这是一篇江苏的合集 独家记忆太多 不能一一述说 在此选取江苏的5个地方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夜半钟声到客船 姑苏城外寒山寺 江枫渔火对愁眠 月落乌啼霜满天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没错,我们第一个城市就是苏州 讲述人:顾怡 学院:科文学院 家乡:苏州吴乡区 苏州人对汤面的情怀就像生活中的水一样,面馆在苏州更是随处可见,从路边小摊到百年老店,随时去都能吃上一碗热汤面。 苏州的面讲究的是:生面打得好,有韧性。汤水好,清淡而鲜。浇头好,味鲜浓。 在学校最常想念的就是苏州的面,浇头可以配各式各样的,朱鸿兴的闷蹄、五芳斋的排骨、松鹤楼的卤鸭、黄天源的爆鳝。 在苏州,糕团的诱惑力是相当大的。苏式糕点品种多,味道全,工艺精,香、甜、软、糯。正月初一糖年糕、猪油年糕,正月十五糖汤圆子,二月初二油煎年糕,三月清明青团子,四月十四神仙年糕,五月初五粽子,六月绿豆糕、薄荷糕,七月十五红豆糕,八月十五糖芋艿,九月初九重阳糕,十月南瓜团子,十一月冬至团子,十二月年糕。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手艺,记得小时候过年,奶奶在厨房炸年糕,我一定会待在边上,等着第一块年糕出锅,年糕外面炸的酥脆,里面香甜软糯。 “烫烫烫...” “好吃好吃” 平江路是苏州一条历史悠久的经典水巷,承载了苏州几百年的历史,这里有全苏州最有特色的小店铺,最有韵味的石板路。在平江路,你可以先去昆曲博物馆看苏州的昆曲历史听一听婉转的软语轻诉,还可以走进停云香馆闻香、品茗、插花,接近风雅之所。剩下来时间,发发呆,尝尝美食,玩平江路需要的是雅俗共赏的心态,这样才能真正读懂平江路,读懂这个温柔多变的苏州。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山塘街东起阊门渡僧桥,西至苏州名胜虎丘山的望山桥,长约七里,所以苏州俗语说“七里山塘到虎丘”。在山塘体验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乘游船一览七里山塘,尝苏州美食小吃。 苏州园林往往是数园相通,景致相连的,给人一种安静详和的感觉.桥、廊、亭、竹、石、水是它最大的特色。叶圣陶写过,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苏州很美,扬州也不赖~ 下面我们来看看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的扬州 卷上珠帘总不如 春风十里扬州路 豆蔻梢头二月初 娉娉袅袅十三余 讲述人:栾叶 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家乡:扬州广陵区 从小就开始背扬州的各种古诗句,什么“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仿佛生来就被诗人青睐,她的美存在在文人墨客的笔中,更在我们每一个扬州人的心中。 但是,千万不要在节假日去扬州,除了人还是人。。。 除了这些,扬州还是很美很美的,她是一个慢节奏的城市。有人说,扬州最适合养老,而我想说,此话不假,哈哈哈~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扬州美食的代表首推早茶。清晨一杯香茗相伴,边吃喝边聊天,晚上去澡塘泡个澡,神仙不过如此。今天的扬州虽早已失去富甲天下的光环,但早茶文化却丝毫未丢。 扬州有名的富春茶社的茶联很有特色, 直言:佳肴无肉亦可;雅淡离我难成。 这里早茶,不仅仅是喝茶,更是一种早餐文化。 瘦西湖,怕是所有去扬州旅行的人的必去之地。我的高中就在瘦西湖畔,走几步就到了,校歌里也优雅婉转地唱着瘦西湖的美。我也曾去过杭州,看过西湖。不同的是,瘦西湖的美是一小家碧玉的美,美得清新、动人。 多碧水,多杨柳 多芳树,多园林 水波清澄,柳烟迷蒙 芳林璀璨,楼阁精巧 在瘦西湖边的长堤春柳之上 粉红的桃花一枝连一枝地开放 枝枝蓬蓬地一束连着一束 一片姹紫嫣红 把蓝空也映衬得粉莹莹、红晕晕的 整个扬州城 都妩媚迷人 即便是被人吐槽的随处可见的商业化古街东关街,我觉得也是不错的。不会有别处熙熙攘攘的感觉,也不会看见店主吆喝招揽顾客,就是静静的。晚上八点多,很多店铺就会关门,中午十一点多,有的店主才慢悠悠地开门(有的还是门扉紧闭),懒人都会比较喜欢这种节奏吧。而且东关街的小吃一点都不贵,没有国内许多其他景区的暴发户气质。 街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其中“老字号”商家有几十家之多,比如:四美酱园、谢馥春香粉店、庆丰茶食店、恒泰祥颜色店等。 东关街,是扬州城市发展演变的历史见证。从东门步入街口,仿佛一下子穿越到了古代,迎面而来的是满目的古色古香,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翩翩若舞绫罗裳,斑驳墙壁满沧桑…… 苏州的园林被天下人称道,扬州也自是一种风格。 在扬州的古典园林中,个园晚出,保留的较为完整。此园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乃两淮盐商商总黄至筠于明寿芝园旧址上重建的私家花园。黄虽为钦赐正二品顶戴的巨商,但一生喜好风雅,自号“个园”,以号作为园名。“个”是很有意味的字眼,园主人意在标榜自己有竹子般的品行,更有含蓄内敛不张狂的精神追求。 真真是应了袁枚先生是诗意:“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 扬州小调、扬州评弹、板桥道情 曲音好似小桥流水,款款流进你的心田 所谓“杏花春雨江南”与扬州再契合不过了 护城河,小巷道,石板路 皮市巷,大明寺,茱萸湾 青梅煮酒,蟹黄多汁 琼花似雪,佳酿如饴 这个城市宽容的拥抱每一个需要安慰的灵魂 ······ 泰州又有怎样的故事~ 遥望天边白云阙 城中有客独登楼 海畔朝阳照残雪 海陵城里春正月 讲述人:吴蓓蓓 学院:文学院 家乡:泰州兴化 刚麻麻亮,热气腾腾在街头巷尾,早点来到中意的茶馆,找个位置坐定,“老板,来份茶头!”说罢,摆出随身的茶杯。开水将茶叶翻腾起来,一天的生活就在叶子慵懒地舒展中走来。 在广东叫吃早点,泰州人叫吃早茶,兴化人则叫喝茶。早上到茶馆喝茶去,这在兴化已成为一种习俗,一种文化。一碗茶头即烫干丝,一杯茶,这是老茶客的标配,茶叶的好坏倒不算重要。 或许因为是小城,人们的生活总是慢慢的,不急不躁。从晨曦微露,到日上三竿,茶馆不缺的总是人。 兴化早茶,不仅在吃,更在于那份柔柔的情。一家人能够聚在一起唠唠家常,不能不说是一种幸福,一种发自肺腑的温馨感的释放与表露。怪不得著名旅行家游历泰州时,曾赞叹:“泰州城不是很大,但各种尘世的幸福极多。”所谓“尘世的幸福”无非是慢悠悠地享受时光吧!” 泰州的景色也是极美的。 万玉锵锵 天子临御 西瞰秋霜 南通夏火 讲述人:王俪臻 学院:文学院 家乡:南通如皋 “如皋”意为水边的高地。 我的家乡在江苏省如皋市,一个长江边上很安静的小城。我的如皋没有大风起兮的沙土味,没有潮湿咸腥的海风味,也没有特定季节的啤酒加荷尔蒙味。 它是盛春时满城花香; 是夏夜里路边烤肉摊羊肉串滋滋作响; 是秋天回到家一小碗刚下好的盘水面; 是冬日阳光下吃着奶奶腌制的咸鱼腊肉、灌香肠 是端午的白粽蘸红糖 是立秋的冰镇西瓜 是除夕时弥漫的鞭炮火药味儿 东大街的春秋与冬夏都有它自己的味道。 这里是著名的“长寿之乡” “如皋如歌,常来长寿” 水绘园里至今传唱着冒辟疆与董小宛的爱情故事 这里有中国最美乡村人们安居乐业生活富足 每次离家前,看到妈妈提着菜进门的样子,想起爸爸在厨房里忙活的样子,常常想,就在这里生活也没什么不好的,不是吗。 离开之后才有了共鸣“从此故乡只有冬夏没有春秋”。 入夜,想着已经入梦的父母,想着浅睡着的皋城,想着或许还有路灯为我打开着,想着路边的烧烤摊大概今年也不会涨价… 每一个鸟鸣婉转的黎明,每一个街角等待的黄昏,每一处墙缝里生长的野草,每一个胡同里躺着的懒猫,都是我的如皋。 我们十月再见啦~ 总想把那气味装进玻璃瓶 塞上木塞,永久封存 总想把那芬芳揣进兜里 行走路上,与人分享 这便是宿迁 上下玻璃天 墨云淇水光 万顷铺穷田 登车宿迁北 讲述人:王若凡学院:中俄学院 家乡:宿迁市沭阳县 说到我的家乡,不得不提到项羽和虞姬。 两千多年以前,霸王项羽与虞姬同在宿迁大地上诞生,王携着他的爱人,在历史的书页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两千多年以后,霸王别姬的凄美传说依旧在神州大地上流传,而身为虞姬老乡的我,更是从小听着虞姬的传说长大。 那条虞姬在练武前用来洗去脸上胭脂的胭脂河依旧奔流不息,那片虞姬与一群男儿舞枪弄棒的紫竹林依旧生机勃勃。佳人已逝,却不曾离开这片生养她的故土。 这是虞姬后人建立的虞姬庙,逢年过节,老一辈都会去庙里烧一柱香,祈求来年平安。 这是小时候在虞姬公园游玩的照片。 曾任沭阳县令的清代大诗人袁枚在离任四,十三年后重游故地,有感而发,为虞姬庙题诗一首: 为欠虞姬一首诗,白头重到古灵祠,三军已散佳人在,六国空亡烈女谁?死竟成神重桑梓,魂犹舞草湿胭脂,座旁合塑乌骓像,好访君王月下骑。 霸王别姬,一眼万年 说过了往昔风流人物,看今朝,就必须要讲讲沭阳的花木。 清代大诗人袁枚在沭阳任县令时,盛赞沭阳花木“四季种花官荷锸”“花似鸡冠一路开”。 如今的沭阳花木,又早已超越了袁大诗人所描述的场景了。 沭阳的花木种植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如今的“全国第一盆景村”—沭阳周圈村相传便是武则天所赐名。到了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之时又专程来到周圈花园看望他的老师胡简敬,并把皇家盆景“卧牛望月”“二龙戏珠”栽于花园中。历经百年风霜,这两盆盆景依旧生机盎然,堪称花王。 可以说,在沭阳人的心中,花木文化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情结,种花,赏花,爱花是沭阳人的传统美德,各种各样的花以独有的方式方式深入沭阳人的生活,家家户户可见几盆花卉盆景,无不是长势喜人,郁郁葱葱。 这些都是自己栽种的花木。 作为沭阳本地人我,周末时出来骑行一般都是到我的老家庙头以及附近的新河一带,这里是沭阳的花木核心区域,如果来旅游的话,这里值得一看。道路两旁全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花田,一年四季,夏荷冬梅,空气中始终弥漫着持久而悦人的香气。 沭阳花木博物馆 新河古栗林,所有的栗树都有百年以上的树龄,堪称是沭阳的天然氧吧。 谈起家乡,美食可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在沭阳,有一种久负盛名,叫钱集老鹅 有一种肥而不腻,叫做蒸糖肉 有一种丰年留客,叫做八大碗 有一种唇齿留香,叫做红袍烧鸡 最后,顺便提一下,沭阳作为全国最大的淘宝县之一,花木业已经占有全国百分之十五的市场份额,沭阳花木不仅品种齐全,并且质量过硬,各大网站均有出售哦(真的,没毛病)。 总有一个地方是你的家乡 这期的江苏合集大家有没有看够啊 下一期就是我们独家记忆的最后一期了 猜猜看会是那里呢? 那我们,不见不散! 讲述人 顾怡栾叶吴蓓蓓王俪臻王若凡 整合 王俪臻 编辑 栾叶 音频剪辑 栾叶 江苏师范大学学生会 做师大学生的发声器, 将黑白世界变成万花筒。 收集你的声音, 投递你的感情, 准备梦的航帆。 不论何时, 江苏师范大学学生会与你同在。 更多精彩,请长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ukoua.com/dkzy/6967.html
- 上一篇文章: 商家短视频栏目上新抢鲜征集活动开始啦
- 下一篇文章: 汉服资讯ldquo李子柒们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