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脾胃论》白话解”专辑,查看《脾胃论》往期文章内容

《脾胃论译注》卷下第五十五部分草豆蔻丸治疗:脾胃虚而心火乘犯,不能滋养上焦元气。遇冬季肾与膀胱寒水之气当旺时令,肾水(子)能使肺金(母)气盛,导致肺与大肠之气欺侮心乘脾胃,这是运气学说中所说的复气报复现象。《内经》说:胜气强盛、复气峻烈(“胜气”和“复气”是运气学说中的内容,胜,偏盛的意思;复,报复的意思。胜气强盛其复气也峻烈)。所以皮毛、血脉、分肉之间的元气不能被保护人体的“卫气”所保,再加上大寒(冬季属寒)、大燥(冬季寒冷干燥)二气相合乘犯,可出现:恶风寒、耳鸣及腰背牵引至胸中作痛,鼻息不通,不能闻出香臭,额头寒冷,脑部疼痛,时有目眩,两眼不想睁开,腹部被寒水之气侵犯,出现痰涎唾沫,进食反吐,心胃疼痛,胸胁下拘急挛缩,有时疼痛,腹不能用力,大便多溏泻而少便秘,腹中肠鸣矢气不停,这是脾胃之气极虚的表现。胸中气机紊乱,心烦不安,是逐渐成为霍乱的先兆,咽喉不通利,噎塞不畅,严重的呕哕有声,气急喘促,闭塞不畅,或者在日光下或暖房中证情稍缓解,口中吸入寒气则又发作,四肢厥冷,身体沉重,不能转侧,头不可以回顾,排尿时寒噤。下面介绍这方药正适宜于秋冬寒凉季节,用于治疗复气的药方。泽泻一分(小便频数减半) 柴胡二分或四分(须详细审查牙痛的缓急,看情况使用)神曲 姜黄以上各四分 当归身 生甘草 熟甘草 青皮以上各六分 桃仁(汤洗去皮尖)七分 白僵蚕 吴茱萸(汤洗去苦烈味,焙干) 益智仁 黄芪 陈皮 人参以上各八分 半夏一钱(汤洗七次) 草豆蔻一钱四分(用面包里烧面熟为度,去皮用仁) 麦芽(炒黄)一钱五分上药十八味,研为细末,桃仁另研成泥,再一同研为细末,用开水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白开水送服。根据服药后的情况,斟酌用量大小。

剂量换算:一钱=10分;一钱=今日3g;一两=10钱=30g;

这是单分剂量的成方比例,具体用药视病情酌情成倍增减。分量重的为主要起作用者,其他为辅助作用。

本证表现较为复杂,其病机为脾胃虚寒,故用草豆蔻仁、吴茱萸、益智仁、半夏,温中止痛和胃;神曲、麦芽,消食和中;黄芪、人参、熟甘草,益气健脾;青皮、陈皮、姜黄、当归身、桃仁,理气活血止痛;柴胡、白僵蚕,祛风通络;生甘草,清热补中;泽泻,渗湿利水。用药需要对证分析,辩证准确后方可用药,仅有其中部分症状的患者不可以直接服用成方,需要根据方剂加减药物调整;而只有完全对症的患者才可在辩证后适量服用,如遇到不良症状应立刻停止用药,请明医诊治。(本文完)所译书籍链接:磊腾飞焱

自律者得自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ukoua.com/dktz/8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