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ma一份价值16万元的食用报告
“北欧风”这两年无论是餐饮还是家居,都算得上引领潮流的热词。而在国内厨师圈内最受追捧的“北欧风”主要还是围绕着Noma的理念去效仿和学习的。但是从我个人的观察,Noma是一个非常独立的存在,与其他北欧餐厅所传达出的北欧风貌和食材的应用,都不大一样。 本着任何事情,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态度,我决定再次踏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在三个北欧烹饪水平最高的国家——丹麦、挪威、瑞典,分别体验了几家有代表性的餐厅,使自己能够对北欧饮食文化得到一个更全面、客观的了解。 这是北欧之行的第一篇,从大家最熟悉的Noma开始。因为Noma我去了两次,所以也产生了格外多的想法愿与大家分享。现在的Noma可以算是一家值得尊敬的伟大的餐厅,主厨René对工作的态度值得每个厨师学习。但我这篇文章可能会比美食家们写Noma的文章要尖锐些,因为我觉得人们对Noma存在着一些误解,唯有客观了解,才不盲从,才能在别人的经验上走出适合自己的路。 读之前做好杀脑细胞的准备,但我确信这篇文章会使你对Noma和新北欧料理有一个前所未有的多维度的认知。今年是Noma2.0的第三个年头了,也是我第二次来品尝Noma的海鲜季菜单。巧合的是,后来翻了手机相册才发现去年也是在1月22日这天来的,整整一年,又相见了。▲将近三十个员工一起在门口迎接()年开业的第一个海鲜季,当时有欧洲的朋友第一时间就去吃了,发来的照片真的是调动不起好奇心(不信你看??)去年冬天海鲜季,我因为恰好要去附近国家办事,又恰好能弄到位置,临时决定去探探店。那一餐整体给我的触动一般,没有外界名声那么大,所以只是发了个朋友圈,没感觉有什么想写的。而这一次,我知道很多人肯定也不能理解为什么要吃两次一样的菜单,就连接待我们的waiter也对此表示不解。落座时他照例是以“你从哪里来?在这生活还是来旅游?第几次来哥本哈根?第一次来Noma吗?”这些问题作为寒暄的开场,当他准备好接收第一次来Noma的答案时,我们说:“是第二次了。而且依然是海鲜菜单。”能感觉到他瞬间有点卡住了,话一时不知如何接下去哈哈。其实也没有特别的原因,我就是想看看在这个食物选择性不多的国家,世界第一餐厅在这两年里,是如何处理同一套菜单的?我在这篇文章里,会把这两年的Noma体验总结在一起,进行横向对比。会跟大家分享我亲眼所见亲口所尝之后得出的答案,和由此产生的一些思考,涉及新北欧料理得以发扬光大的社会和生态背景,涉及发酵,René的成功对我们的启示,涉及商业和实现个人价值的关系,以及自我反思。对了,还有礼物__新北欧料理 __在上菜之前,我们先来简单捋一下“新北欧料理”的来龙去脉。在国内这两年听到最多的是说“北欧料理”,其实是不准确的。北欧料理顾名思义是北欧那五个国家的饮食,它们各有特色,所以现实中并没有这种界定。而“新北欧料理”,则是一场在年开始、由餐饮企业家ClausMeyer发起、由Noma主厨RenéRedzepi提出的理念为核心、并得到了北欧旅游和商业广泛的财政支持的一项社会运动。没错,它不是一种烹饪风格也不是一个菜系,它是一项运动,签署宣言的那种,在高收入人士圈层中知名度还不小,连我公寓的房东(在本地做游戏开发师)都能就此展开一番话题。该运动强调可持续,以恢复地球平衡为目标,推崇旧式的北欧烹饪方式(烘干、熏制、腌制等),倡导厨师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ukoua.com/dktz/5436.html
- 上一篇文章: 美国突然公布钓鱼岛归属最大铁证世界一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