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梢头二月初欣赏杜牧的赠别
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 http://www.bdfyy999.com 《赠别》唐代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这首诗是杜牧被朝廷调任监察御史,将离开扬州去长安赴职时,与扬州小歌女的分别之作。此诗赞美了小歌女的美丽和娉娉袅袅的美好姿态。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一二句说,十三四岁的少女娉娉袅袅,美得就像二月枝头含苞待放的豆蔻花。 “娉娉pīng袅袅niǎo”形容女子体态美好。“十三余”即十三四岁的年纪。“豆蔻”产于南方,开花时,嫩叶卷生,花穗深红,然后叶展开,花放出,色稍淡。南方人取其含苞待放者,美名“含胎花”,常用来比喻处女。 这两句空灵入妙的诗被后人赞赏有加。全诗仅第一句讲述了少女的美丽,且避实就虚,句中未见一个人称,然却使人仿佛看到了少女美丽动人的身影,其效果不亚于曹植的《洛神赋》“翩若惊鸿,宛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第二句以二月初的豆蔻花比喻“十三余”的小歌女,人似花美,花因人艳,堪称语新精妙,新颖独到。读完这句,再读诸如“如花似玉”之类的比喻,都觉黯然失色了。如今用来指十三四岁妙龄少女的专用成语“豆蔻年华”便出自杜牧这首诗。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三四两句说,富丽豪华的扬州城,十里长街,车水马龙,歌楼舞榭,珠帘无数。珠帘下不知有多少如花似玉的佳人,但都不如这位小歌女美丽动人。 “珠帘”是缀饰有珠子的帘子,这里当是指扬州路上歌楼的设置,卷起珠帘则看得见高楼上红袖翩跹的美丽歌女。“卷上珠帘”传达出扬州城珠光宝气的繁华气象。 这两句用了抑彼扬此、强此弱彼的手法,诗人压低了扬州城所有美人,来突出小歌女一人之美,实属众星拱月,独具匠心。 杜牧这首《赠别》,写意中人,写花,写扬州城,写珠帘下的美人,其笔触挥洒自如,游刃有余,爽轻俊利,空灵清妙。但也有人认为,杜牧此类诗不如他的咏史诗大气深沉,可能是题材不同所致。#三分钟讲知识#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ukoua.com/dktz/12495.html
- 上一篇文章: 冲泡新白茶,这三种经典手法,你懂多少小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