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告诉你,最正确的夏季养生调摄原则
夏季从立夏(每年5月5日至7日之间)开始,到立秋(每年8月7日或8日)结束。气候学讲连续五天平均温度超过22度算作夏季。夏季各类生物已经恢复生机,大都开始旺盛的生命活动。很多生物会在夏季繁殖后代:各种动物选择夏季交配、生育,植物竞相开花结果。为了这个美丽的季节你能过得更加多彩,我们教给你最正确的夏季养生调摄原则: 1.自然之夏: 夏季的三个月,五行属火,主于长养。这个季节又叫朱明(意为气赤而光明)、朱夏、炎夏等。 夏季的天叫昊天。 夏季的风叫炎风。 这个季节叫炎节。 夏季的的草叫茂草。 夏季的树叫蔚林、茂林。 2.心气旺于夏: 心气夏旺。 其味焦苦。 心主血脉。 其神朱雀。 开窍于舌。 在志为喜。 在液为汗。 心为阳中之阳脏,与小肠相表里,其经脉为手少阴经,同时和手太阳经相互络属。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有: 1).主血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运行不息。故《素问·五藏生成篇》说:“诸血者,皆属于心”;2).心藏神,主宰人的精神、意识、思维及心理活动。故《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另外心在人体脏腑中居首要地位,各脏腑的功能活动依赖心之统领和调节作用。故《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 3.心之病状 心火或热症的人,其面色赤且脉象满溢,口中生疮,或有焦臭味,胸隔、肩背、两胁和两臂都会感觉疼痛。 心虚症的人,表现为心腹相引而痛,或者梦中常出现刀枪棍棒火焰之类的事物、红色的衣服和物品、冶炼金属的熊熊炉火等。 4.夏病之治 心病宜用濡润的方法治疗,应该食咸味佐苦味。 夏季如出现内虚健忘、腹胀纳差、不忧不乐、喜怒无常、四肢浮肿、小便赤黄、精浊淋漓、膀胱冷痛、阴囊湿痒、口渴饮水,都是犯了五劳七伤,可服补肾茯苓丸。 补肾茯苓丸组成:茯苓1两,防风6钱,白术1两,细辛3钱,山药1两,泽泻4钱,附子(炮,便制)、紫菀5钱,独活5钱,芍药1两,丹参5钱,桂5钱,干姜3钱,牛膝5钱,山茱萸肉5钱,黄耆1两,苦参3钱。以上共捣成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次服七丸,每天服二次。 5.夏季调摄宜忌 夏季属火,主于长养,天地阴阳二气相交,万物变得丰盛、充实,人们应该晚睡早起,平静度日,无燥无怒,使春天的花朵变成果实,气得到通泄,这就是夏季的调摄,也是长养之道。反之就会伤心,到了秋天就会出现疟疾。 心气火旺,在五味上属苦。在五行上,火克金,金属肺,而肺又主辛味,所以夏季的饮食宜少苦多辛,适宜喝桂花汤、豆蔻水,尽量少吃肥腻食物,也不要吃得太饱,可少吃多餐。天很热也不宜冷食、冷饮,这样容易在腹部形成痞块。如果既往有寒痰气火或是老年人,更应谨慎。 在屋檐下、过廊对着窗户的地方,或者在星月下露宿睡眠,或者睡着了还开着空调、风扇,或者睡卧凉席、石凳、湿地,或者出汗时对风纳凉,虽然一时凉快,但若风邪进入肌肤腠理,皮肤容易长癣;或易中风而出现手足四肢疼痛麻木或语言不清、四肢瘫痪,虽然不是人人都会如此,但是现在没有表现出来,今后等到年迈体衰,或时令不和,病还是会出来。 夏季来了,你做好准备了么? 特别提示:请勿自行配置药物服用。如觉需要药物治疗,请就诊正规中医。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请相信,如果缘分十足,你一定会被治愈! 获取更多关于深度中医?古源中医?纯真中医?自然中医的资讯,扫码或搜索本号: 养生产品链接: 号主很喜欢地摊的热闹…… 也来摆个摊: strongbeauty深度中医,健康中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ukoua.com/dkjg/4883.html
- 上一篇文章: rou双星文斯德哥尔摩by花臂熊猫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