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君今天正式开始进行原创《异域水果传》系列,给大家讲述身旁水果的故事。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多多转发,多多评论,谢谢大家。

说起榴莲,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奇臭的味道和香甜的口感。这两种又像“恶魔”又像“天使”的感觉结合在了一起,使得榴莲拥有了“水果之王”的美誉,也像她的名字一样让人“榴莲”忘返。

大家都知道最好吃榴莲都集中在马来西亚、泰国这些东南亚国家,而像金枕头、猫山王这些优秀品种也都是集中在那里。但是大家有没有好奇过,现在遍布中国市场上的榴莲到底是怎么进入中国?谁是第一个吃榴莲的中国人?古代中国人有没有关于榴莲的记载呢?

现在我就带大家开始《水果们的中国之旅》第一篇,榴莲传!

1、第一个吃榴莲的中国人

山东滨州:郑和青铜雕像

榴莲的原产地位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的马来西亚、缅甸、泰国等地,在明朝以前我们的国土上是不可能见到榴莲的(除元朝占领缅甸部分地区以外),除非是漂洋过海去到榴莲的原产地——东南亚。

野史上说,明朝大航海家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途中饱经磨难,疲惫不堪,在东南亚一座不知名的小岛上驻扎休整,结果发现了岛上生长的榴莲。船员们摘下一颗硕大的榴莲,因为从来没有见过榴莲,觉得一定是奇珍异果。于是就回去献给郑和,左右侍卫拔出佩刀把它切开,后一股臭味扑来,郑和捏着鼻子一尝居然很好吃,芳香浓郁,甜美异常。于是所有人都争先恐后去摘榴莲,风卷残云大吃起来。

船队休整三天,准备拔锚起航,船员们都不想走。郑和问道:“大伙为何不出发啊?”船员异口同声:“这座岛上的果子太好吃了,我们吃不够!”郑和说:“既然这种果子能让大家流连忘返,我就给它取名叫流连吧!”从这个时刻起,榴莲第一次有了“流连”这个中文名字,并很快演变成“榴莲”。而郑和不仅成为了第一个品尝榴莲的中国人,也成为了榴莲中文名字的命名人。

传说当然是不靠谱的。事实上,一直到郑和死后几百年,榴莲都没有中文名字。但是有一点可以证明,榴莲第一次见于中国官方记载正是郑和下西洋的时候。

2、榴莲在中国的官方记载

在树上,泰国榴莲

榴莲第一次见于中国官方记载是郑和船队上有一位翻译费信,归国后根据回忆写了一本航海纪实《星搓胜览》,他在“苏门答剌国”条目中写道:

其有一等瓜,皮若荔枝,如瓜大,未剖之时,甚臭如烂蒜,剖开如囊,味如酥油,香甜可口。

“苏门答剌”就是今天的苏门答腊,那里有一种大如西瓜的水果,果皮疙疙瘩瘩,仿佛荔枝壳;气味奇臭无比,好像烂大蒜。把果皮去掉,里面的果肉分成很多瓣,一个个鼓鼓囊囊,宛如小布袋。费信描述的这种水果,正是榴莲。

郑和船队上还有一位名叫马欢的翻译,分别在年、年和年三下西洋,归国后撰写《瀛涯胜览》,也写到了榴莲:

有一等臭果,番名“赌尔焉”,如中国水鸡头样,长八九寸,皮生尖刺,熟则五六瓣裂开,若烂牛肉之臭。内有栗子大酥白肉十四五块,甚甜美可食。其中更皆有子,炒而食之,其味如栗。

果实很大,直径足有八九寸,果皮长满尖刺,成熟后自动开裂,散发出烂牛肉一般的臭味。果肉分成十四五块,味道甜美,可以吃。果肉中还有种子,可以炒着吃,味道像板栗。

在马欢笔下,榴莲叫做“赌尔焉”(有的版本误作“赌尔马”),这是用汉语对马来语的音译。至于后来又译为“榴莲”,那是清朝末年根据英语的音译写法,到民国时期才被媒体普及,平心而论,还没有早期的音译“赌尔焉”更接近马来语。

3、《本草纲目》里面记载了榴莲,那中国古代人吃过榴莲吗?

中医博物馆文物

《本草纲目》中记载,“榴莲可供药用,味甘温,无毒,主治暴痢和心腹冷气”。这其实是后人进行增补的功效,即使是增补,《本草纲目》描述的功效也存在一些疑问,这些功效其实是韶子的作用,韶子也就是现在说的红毛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下书,在《本草纲目》果部里面记录。

红毛丹果,红色,有毛,具皮刺、鲜、甜、美味,食物,白色,绿色

关于中国古代人是否吃过榴莲,这个问题一直有很多版本,甚至在某些电视神剧里面,明朝和清朝的皇上还在后宫里面吃起了榴莲。这个也是不科学的,毫无考证的。

经过对《明史》、《清史稿》以及十三行贸易的查证,从郑和下西洋到清朝末年,东南亚诸国的商船和朝贡队伍源源不断地将土产运抵中国,既有珍珠、玳瑁、象牙、珊瑚等珠宝,也有白檀、龙涎、胡椒、豆蔻等香料,还有鱼翅、燕窝、海参、鲍鱼等水产,甚至还有香蕉干、山竹干之类的干果,但是并没有见到榴莲。由此推想,明清两朝的皇帝应该没有吃过榴莲。

4、榴莲什么时候进入中国?

榴莲运输

因为榴莲的糖份含量很高,在中国古代没有冷藏技术的前提下,基本没有可能完整的运输到中国的。所以明清两代榴莲是不可能到达中国的。

最早到达中国应该是在民国初年下南洋时期,由下南洋的商人带回的树苗首先在海南和云南部分地区开始种植,这样榴莲在经过近年的时间,终于在中国登陆了。

在20世纪随着远洋贸易的兴起和科学的发展,冷链运输技术的发展大批的榴莲漂洋过海的来到了中国,并且一步步的走到了普通百姓家,成为了很普通的一种水果。而大陆也开始批量的种植目前,在广东、台湾和海南地区,有少量的培植,据了解,榴莲在海南兴隆热带植物园已经栽培成功,4~5月开花,8~9月果熟,不过味道没有进口的好。其他地区在海南的保亭也有批量种植。

以上就是榴莲进入中国的历史,希望各位喜欢。最后送给各位关于吃榴莲的禁忌:

榴莲食用禁忌:

1、榴莲不可与酒一起食用:因为酒与榴莲皆属热燥之物,如糖尿病患者两者同吃,会导致血管阻塞,严重的会有爆血管、中风情况出现,不宜食用。

2、热气体质、喉痛咳嗽、患感冒、阴虚体质、气管敏感者吃榴莲会令病情恶化,对身体无益,不宜食用。

3、中医认为:榴莲性质温热,若吃得太多,会令燥火上升,及出现湿毒的症状。想缓解不适,就要饮海带绿豆汤或夏枯草汤。

4、榴莲含有的热量及糖分较高,因此肥胖人士宜少食。

5、榴莲含有较高钾质,故肾病及心脏病人,宜少食。

6、榴莲一次不宜多吃,若闻到已熟的榴莲带有酒精味,则表示已变质不能吃。

明天继续更新《水果们的中国之旅——石榴传》

石榴树叶在木桌上

长按加







































白殿疯病能治好吗
北京中科医院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ukoua.com/dkjg/3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