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年豆蔻,谁执我之手
‖第5更‖ (彼年豆蔻,谁执我之手) .09.12 回忆若是杯中酒,我愿含笑一饮而尽,任凭时光醉了往事,模糊也好深刻也罢,此生再放纵一次:在青春的岁月里穿行,白衣黑裤的少年翩然而来,天依然清澈,风依然微凉,人依然如故。 ——桑榆 彼年,桑榆十七岁,记忆中的青春并没有那么慌乱,她还是喜欢一个人沿着河边散步,幽深的小巷,伸出院墙的枝丫,定格在美丽的光年。如果没有那个叫做子安的少年,曾在肩头上轻轻一拍,就不会有后来那些抵死的缠绵和明媚的忧伤。 那一日,桑榆在课间操后挽着同学的胳膊向教室走过,身后传来一声“喂,你等一下”的呼喊,她没想到后面的人叫的正是她,也就没有停下脚步,突然肩头被人轻轻拍了一下,她有些愠怒地回头,对方一边递上手表一边温和地说:“这是你的,还给你。”桑榆反倒有些不好意思地红了脸,刚想说声谢谢,那人却已转身离开。 从那以后,子安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桑榆的视线里。有时是她经过他的教室,他低头正在看书。有时,是他骑着单车经过她身旁,只留下一个背影。有时,是课间操时他和同学走在一起。她总是能在一堆人群中,把目光绕过其他人准确地落在他身上。后来,她才想起,子安高一时曾和他算是同桌,但那时她竟然未曾和他说过一句话,甚至连半块橡皮也未借过。 子安永远都不知道,那一次桑榆回头时,他的目光如炬早已刹那点燃了她心间的火花。桑榆终于鼓起勇气,写下了平生的第一张小纸条传到了他的手上,然后像个干了坏事的孩子紧张地怕被人发现。 那个下了雨的周日午后,子安约着桑榆到了学校对面的小山。桑榆穿过大街转过小巷时竟恍惚得如同做梦一般,直到看见已等候在大树下的子安才觉得一切都是真的。子安只是一句轻声地:“你来了”就转身向上走去,桑榆的心砰砰直跳怯怯地跟在后面,她已不记得是怎样来了一个池塘边,子安停了下来,开口竟是:“今天下午的事,你不要告诉任何人哦。”,桑榆点了点头,然后两人都不知该说些什么了,气氛尴尬得连周围的空气都凝固了。过了一会儿,两人才又像是第一次认识的样子,一本正经地相互交待家里的情况。 两个毫无恋爱经验的傻子成功地搞砸了第一次“约会”,却从那以后变得不太一样。子安晚自习后不再走右边的楼梯,而是边经过桑榆的教室边向里张望,桑榆偶然看见了路过的子安,绯红着脸拉起同学赶紧出教室,他在前面和同学大声说话,她在后面默默跟着就开心得不行,有时在楼梯转角时,他会有意地回头,刚好遇上她的目光,桑榆便害羞地低下头装作若无其事,而内心的喜悦却猛烈地撞击着胸膛;轮到桑榆坐窗边的那些日子,她会掐着时间向楼下望去,目光一直追随子安直到消失在校门口,久了子安就发现了窗边的桑榆,每次骑车前都会习惯地向上看,而桑榆总是装作是不经意的样子。下午放学,桑榆总是不会先去食堂吃饭,而是急匆匆地回到宿舍守在窗边,只为了隔着几幢房子远远地看子安从街道上经过的身影。 渐渐地,两人熟悉了起来,子安总是从家里带东西给桑榆吃,有一次,他把满身是毛的桃子放在裤兜里,一边递桃子给桑榆一边挠大腿,现在看来可笑的事情当时却让桑榆感动不已。还有一次,桑榆打电话去子安家里,碰巧是他的妈妈接起了电话,他拿过话筒后,着急地用英语对着话筒另一头的她说:“Mymotherishere”,惹得桑榆当场笑岔了气。 那年高考桑榆毫无悬念地落榜了。而子安的教室刚好在补习班的隔壁,当他看到桑榆时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没过几日,桑榆剪掉了一头长发,声称是断发明志,她像是变了一个人,眼里再没有子安的影子,有时遇见了她也装作不认识。周日上午收到子安托人传来的纸条,她最后到底还是去了,子安看到桑榆的那一刻,掩藏不住的喜悦爬上了眉梢。 那是辛苦且快乐的一年,为了不辜负班主任老师的厚望,桑榆拼尽全力学习,但也并未影响甜蜜的周末之约。每周日上午最后一节自习下课铃一响,桑榆总是第一个冲出教室只为了占到一个洗澡的位置,才不会耽误了约会时间。有时遇上大雨倾盆的时候,子安就轻轻拦住桑榆撑一把雨伞找一个桥洞,听着滴滴答答的雨声,哪怕什么也不做,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就已胜过所有的浪漫。学校里偶尔会放电影,他们便悄悄溜出校门两个人于无人处牵起手,并肩坐在山顶上,他们看着小镇星星点点的灯光,皎洁的月光洒落一身,如水般温柔了那些只属于他们的夜晚;有时,他们也和同学们去那种五毛钱一首歌的音乐茶座,听别人唱到动情处,子安忍不住紧紧抓住桑榆的手,隔着那厚厚的手套,桑榆还是感受到了子安掌心的温度,心就再一次猛烈地跳动了起来;那时的小镇还没有花店,子安却到县城买了一束火红的玫瑰送给她,几乎轰动了整个校园。 又一年高考来临,阴差阳错桑榆考上了省外的大学,子安留在了本地。一报到就是从未经历过的严格军训,桑榆的宿舍因为新建还未装好电话,辗转多次终于联系上了子安,接通电话的那一刻,桑榆全然不顾图书馆里满满当当的同学,禁不住失声痛哭。然后他们和所有的异地恋一样,桑榆为了攒钱去看子安,她做过餐馆的点菜员,也站在大街上发过传单,还在周末到超市门口做过促销,而子安为了赚钱给桑榆打电话就和同学一起卖起了电话卡。他们相互写信以两三天一封的速度,但最期待的还是五一十一长假和寒暑假。考上大学后,桑榆和子安的父母都默许了他们的关系。去子安家要坐那种大轮船,船一路开上去,两旁是青山绿树很是美丽。船不一会就到了岸边,子安家就在不远的地方,他的父母很是开明,桑榆第一次就喜欢上了他们。 大三那年,他们还是分开了。离开的是子安,走得干脆利落,桑榆留在了原地,只剩手足无措。桑榆不是没有心动过,但他还是拼命抵抗住了诱惑,那个男孩一气之下毕业就去了新加坡,而子安一直在说不喜欢那个为她送早餐的女孩,却在未和桑榆分手前早已和她暗度陈仓。在再也找不到子安之后,子安的爸爸打过来电话,接通电话时桑榆正在街上,电话里子安爸爸说:“我不知道你们为什么会分开,但年轻人的事我们也不好干涉,我们祝福你好”,桑榆说不出一个字,咬住嘴唇任由眼泪恣意纵横蹲在了街角久久都未能站立起来。 至今,桑榆也未向任何人提起过子安离开的那一年是如何捱过,又曾经历了什么?是不愿想起,是不敢想起,是不能想起。后来的桑榆和子安花开两朵各自成家,有些事,此生子安是再也不会知道了。但桑榆从不曾后悔遇见子安,在她最美的年华里,那一次又一次的怦然心动,那一回又一回红过的脸。 “谢谢你,豆蔻之年曾执我之手,予我那刻骨铭心的爱情,今生已无遗憾,自此后一别两宽,祝你岁月无波澜,敬我余生不悲欢。” ——桑榆 1 END 1 煮一壶温酒,浅酌世间悲欢。 执一笔素念。共待人生安暖。 愿我的文字,刚好落在你喜欢的频道,赠你一份欢愉。 如果你喜欢,欢迎分享到朋友圈。如果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ukoua.com/dkgx/807.html
- 上一篇文章: 强烈推荐兔子王来了,品尝不一样的舌尖
- 下一篇文章: 豆蔻少女从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