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豆蔻

草豆蔻

豆蔻,草蔻,草蔻仁,蔻仁,

辛,温。归脾、胃经。升。

芳香化湿常用药

芳香化湿,燥湿健脾,温胃止呕,行气,温脾,用于寒湿阻滞脾胃,脘腹胀满冷痛,嗳气呕逆,不思饮食,呕吐,泄泻等症。

煎服,3-6克,入散剂较佳,入汤剂宜后下,不宜久煎。阴虚血燥者忌用。

为姜科植物草豆蔻的干燥近成熟种子。生于山坡草丛或灌木林边缘。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岛等地。夏、秋二季采收,晒至九成干,或用水略烫,晒至半干,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团,晒干。

《别录》:“豆蔻,味辛,温,无毒。主温中,心腹痛,呕吐,去口臭气。生南海。”

《用药法象》:“调中补胃,健脾消食,去客寒心与胃痛。”

《本草衍义补遗》:“草豆蔻性温,能散滞气,消膈上痰。若明知身受寒邪,日食寒物,胃脘作疼,方可温散,用之如鼓应桴;或湿痰郁结成病者,亦效。”

《本草纲目》:“豆蔻治病,取其辛热浮散,能入太阴、阳明,除寒燥湿,开郁化食之力而已。南地卑下,山岚烟瘴,饮啖酸咸,脾胃常多寒湿郁滞之病,故食料必用,与之相宜,然过多并能助脾热,伤肺损目。”草果Caoguo

《饮膳正要》为姜科植物草果AmomumtsaokoCrevostetLemaire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

辛,温。归脾、胃经。

燥湿温中,除痰截疟。用于寒湿内阻,脘腹胀痛,痞满呕吐,疟疾寒热,瘟疫发热。

煎服,3~6g。

阴虚血燥者慎用。

置阴凉干燥处。

六、利水渗湿药

凡能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治疗水湿内停病证为主的药物,称利水渗湿药。利水渗湿药主要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痰饮、淋证、黄疸、湿疮、带下、湿温等水湿所致的各种病证。

(一)利水消肿药本类药物性味甘淡平或微寒,淡能渗泄水湿,服药后能使小便畅利,水肿消退,故具有利水消肿作用。用于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以及泄泻、痰饮等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ukoua.com/dkgx/8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