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煮小攻略之ldquo先煎rd
中药师在发放中草药时, 常会备注或叮嘱患者“先煎”、“后下”、“烊化”等煎煮方法, 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中药为什么要“先煎”、“后下”~ “先煎”中药的先煎药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石药、介壳药及动物的骨、甲、角类药,常见的有:石膏(生)、紫石英、自然铜、花蕊石、磁石、龙齿、龙骨、石决明、瓦楞子、牡蛎、龟板、鳖甲、鹿角、蛤壳、水牛角等。 这一类药物质地坚硬,不易煎煮出有效成分,必须久煎才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度,使其更好析出成分发挥疗效。 另一类是属于含有毒性的药物,常见的有:制附片(黑顺片)、制川乌、制草乌、生南星、生半夏、蛇六谷。 这一类药物必须靠久煎才能降低其毒性,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先煎药一般应提前、单独煎沸30~40分钟以上。 有毒性的药物应咨询药师,酌情增加煎煮时间。 “后下”中药的后下药大致亦分为两类。 一类是是含芳香性挥发油较多的药物,常见的有:薄荷、砂仁、豆蔻、沉香、肉桂。 另一类是有效成分能迅速溶解的药物,常见的有钩藤、生大黄、番泻叶等。 后下的两类药物均不宜久煎。应在其他药物即将煎好滤汁时,再入后下药煎3~5分钟即可。 为什么在煎煮时要“后下”? 含有芳香性及挥发油的药材皆属轻清发散药,有效成分容易随水蒸气扩散掉。例如薄荷若煮的时间太长,药液中薄荷油及薄荷醇的含量必将减少,直接影响功效。 钩藤、大黄、番泻叶、青蒿、徐长卿等饮片所含有效成分能迅速溶解在水中,这类药如果久煎,其化学成分可能发生变化。如大黄煎久了,降低了泻下的功效,而钩藤如果煎煮的时间超过二十分钟,其降血压的作用明显降低。 图片:网络 审核:姜晓燕 编辑:CC 猜您感兴趣: 全程管理,控制哮喘 儿童用药小贴士 中药与食物的禁忌 代煎中药的那些事儿 我不是药神,我是肠胃超人——培菲康 蒲地蓝还能用吗? Hello,伙伴们长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ukoua.com/dkgx/5185.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几种豆蔻,都有温胃暖胃散寒祛湿的功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