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字4图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Hello!大家好!我是人家人爱,花见花开的小豆蔻。今天给大家讲的是中药的配伍、方剂与治法。

此次内容都比较重要,尤其是八种治法,几乎年年考。配伍的七种需要大家牢记举例药材。

★★★★★

中药的配伍

1.中药配伍的目的

增强治疗效能,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减少不良反应。

.单味药配伍

(1)七情配伍

①含义

七情配伍又称配伍七情、药物七情,即指单味中药配伍同用的七种情形。

②内容

③七情配伍的应用原则

单行既不增效或减毒,也不增毒或减效;相须、相使表示增效,临床用药要充分利用;相畏、相杀表示减毒,应用毒烈药时需考虑选用;相恶表示减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相反表示增毒,原则上应绝对禁止。

()君臣佐使:指从多元用药的角度,论述各药在方中的地位及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它是七情配伍的进一步发展,高度概括了中医遣药组方的原则,也就是组方的原则。

3.中成药配伍

①功似配伍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功效相似的中成药同用,以增强药效的用药方法。

②功异配伍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功效相异的中成药同用,以适应复杂病情的用药方法。

方剂与治法

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

.常用的治法

治法,是指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方法。

①汗法: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的方法,使在肌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②吐法:通过涌吐,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易损胃气,多用于实邪壅塞,病情急剧的患者。若病情虽急,但又体虚气弱,尤其是孕妇,必须慎用。

③下法:通过荡涤肠胃,泻出肠中积滞,或积水、衃血,使停留于肠胃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④和法: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以达到祛除病邪目的的一种治法。和法的范围有和解少阳、透达膜原(B49)、调和肝脾、疏肝和胃、调和寒热、表里双解(A、B50)等、凡邪犯少阳、肝脾不和、寒热错杂、表里同病等皆可投用和法。

⑤温法:通过温中、祛寒、回阳、通络等作用,使寒邪去,阳气复,经络通,血脉和,适用于脏腑经络因寒邪为病的一种治法。

⑥清法:通过清热泻火,以清除火热之邪,适用于里热证的一种治法。

⑦消法:通过消食导滞和消坚散结作用,对气、血、痰、食、水、虫等积聚而成的有形之结,使之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分为消导食积、消痞化癥、消痰祛水、消疳杀虫、消疮散痈。

⑧补法:通过滋养、补益人体气血阴阳,适用于某一脏腑或几个脏腑,或气、血、阴、阳之一,或全部虚弱的一种治疗方法。

3.方剂的组成

①组方原则

②组成变化

a.药味加减变化:佐使药的加减,臣药的加减,在对成方加减时,不可减去君药。

b.药量加减变化:组成不变,药量改变。

c.剂型更换变化:同一方剂,由于配制的剂型不同,其作用也就不同。

(B49、50)

A.温法

B.清法

C.补法

D.和法

E.消法

按照中医常用治法理论,透达膜原属于()。

按照中医常用治法理论,表里双解属于()。

D;D

本组题考查中医临床常用的八种治法。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以达到祛除病邪目的的一种治法。其中主要有和解少阳、透达膜原、调和肝脾、疏肝和胃、调和寒热、表里双解等,凡邪犯少阳、肝脾不和、寒热错杂、表里同病等皆可投用和法,以祛除寒热,调其偏胜,扶其不足,使病去人安。故49、50题均选D。

A选项温法是通过温中、祛寒、回阳、通络等作用,使寒气去,阳气复,经络通,血脉和,适用于脏腑经络因寒邪为病的一种治法。B选项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以清除火热之邪,适用于里热证的一种治法。C选项补法是通过滋养、补益人体气血阴阳,适用于某一脏腑或几个脏腑,或气、血、阴、阳之一,或全部虚弱的一种治疗方法。E选项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和消坚散结作用,对气、血、痰、食、水、虫等积聚而成的有形之结,使之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咱们下期再见!

发现更多精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ukoua.com/dkcf/5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