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难辨一个传颂了二千五百年的爱情故事
每个人的家乡都会有许多美丽的传说,这是来自祖先的骄傲,寄托着乡亲的梦想、希望与,比如,在我生活的地方,就有一个传颂了二千五百年的爱情故事,说有一个女子,用十八个春秋去等一个人,你信吗?豆蔻年华的一个约定,经历了多个日日夜夜,才得以梦想成真。这不是在说书,而是我们祖先的传奇。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一叶小舟在太湖西岸靠近蜀山的河荡中随波逐流。一个绝色女子独坐船舱,抚琴弹唱,诉说着无尽的思念! 琴声悠扬,歌声委婉,在寂静的夜色中传得很远、很远。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琴声和歌声惊动了正在湖边苦苦寻人的男子。多么熟悉的曲调啊!这不是当年自己特地为心上人谱写的歌曲吗?在这月夜野荡怎会有人弹唱?莫非真的是她? 循声急奔过去,弹唱女子那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果然是他正在苦苦寻找的梦中情人! 他们喜出望外,相拥而泣,互相诉说着相思之苦、重逢之乐,久久不忍分开!后来,他们相携苍田,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就是范蠡与西施爱情传奇的一个精彩桥段。 江苏宜兴城东,太湖西侧岸边,有一施荡村。古时,此处有一水荡,与太湖相通。据说范蠡与西施即在此重逢。故称西施荡,俗称施荡。但现仅存一条施荡河了。施荡河上,仍有一座清代所建的石拱桥,叫施荡桥。桥边树有一碑,记载着施荡桥名字的由来及西施的美丽传说。 时光倒转两千多年。公元前年,越国的重臣范蠡因吴王夫差好色,欲施“美人计”,特在越国选秀,选中了苎萝山浣纱河的西施小美女,并与她一见钟情、私定终身。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通了西施的工作。经三年培训后,西施被献于吴王,并讨得了吴王的欢心,上演了一出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里应外合兴越灭吴的惊天故事。 一别十八载,范蠡和西施只能是“杨柳岸晓风残月”,所爱两茫茫了。 尽管西施功勋卓著,但史书上并没有这位美女生平的详细记载。范蠡选拔西施时已经40出头。西施多大呢?只说出生在春秋时期,无从考证具体时间,姑且认定为及笄,也就是15岁吧。经三年培训后,被献于吴王,西施忍辱负重竟达18载,敌营18年啊!18年的血与泪,天知、地知,她自己知,但历史上没有任何记载!等她胜利归来,应该年近四旬了吧。在古代,对一个女人而言,那应该是一个相当吓人的年纪了。 范蠡生于公元前年,卒于公元前年。公元前年,范蠡助越王灭吴成功,实现霸业,时年已近古稀。《越绝书》中讲范蠡的很多,但只有两处提到了西施。在《越绝外传记地传第十》中,说越王勾践有个美人宫,是专门用来培训美女的,来自苎萝山的美女西施、郑旦就在那里接受培训,并准备献给吴王。在《越绝内经九术第十四》中,说“越乃饰美女西施、郑旦,使大夫种献之于吴王”,吴王大悦,收下不説,还杀了劝阻的大臣。 仅此而已,并没记载西施以身报国、“潜伏”敌营18年的故事,也没提到她与范蠡的私情,更没记载西施的所终。倒是提到范蠡的归宿:“去越入齐,老身西陶”。《史记》也有两处记载范蠡的事迹。一处在《越王勾践世家》中,讲述范蠡苦身戮力,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功成后,“自与其私徒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治产数十万”。另一处在《货殖列传》中,再次说范蠡“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 这两处记载中根本就没有西施的影子。《吴越春秋》则记述比较多。在《勾践阴谋外传第五》中,说越王让相工索国中美女,选上了西施、郑旦,“饰以罗縠,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三年学服,而献于吴”。并说明是范蠡带去献给吴王的。至于西施到吴王身边后发生了什么,西施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西施的最终结局怎样,再无半点文字。估计西施也就起到了让吴王分心,沉迷于美色的作用,并没有越国间谍的说法。 关于范蠡的结局,倒是比较接近:范蠡“乃乘扁舟,出三江之口,入五湖之中,人莫知其所适”。没有任何信史上说范蠡是带着西施而去越的。总之,史料上并无记载范蠡和西施偷偷相爱,后来团圆在一起了。但老百姓实在是关心西施的结局,于是就有了许多的民间传说。 有的说,她因知道的事情太多,被越王装进袋子,抛入水中溺死了。也有的说,越王将西施收入后宫,但王后不容西施,西施听说范蠡急流勇退,就偷逃了出来,觅得小船,沿太湖寻找范蠡去了。还有的说,范蠡带着西施一起泛舟五湖做生意去了。唐朝陆广微编写的《吴地记》,援引了一段《越绝书》的记载:“西施亡吴国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但今天我们看到的《越绝书》并没有这样的文字,估计这部分的记载已经散佚了。 这后两种传说,在太湖沿岸流传甚广。无锡、宜兴一带,用范蠡、西施命名的地方很多,范蠡更是神一样的存在。只凭着二十多年前私下的一份约定,就能不管不顾,心心相印,付诸终身。是什么样的一种力量在支撑着这份感情?搁在当下,没有多少人能够理解、想象。也许,这是我们的先人才有的操守和情怀。只是这份承诺、这份牺牲,实在是太艰辛、太伤感,也太沉重,值得成为爱的传奇、情的咏叹。老百姓谁管范蠡与西施的传说是真是假,要的只是美好圆满,好人有好报!要的只是坚贞不渝,有情人终成眷属! 有诗云:由青春到迟暮,只要有你,就好。今生,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情深共白头。说的真好。 传说其实是一种念想和期盼,更是一种价值取向和道德追求。老百姓就喜欢这样传。流芳百世已是最高境界,更何况传颂了二千五百年! 星转斗移,时光如棱。如今的施荡村已变了模样。村民们把施荡桥保护了起来,并以“荡里西施千年情”为主题,树碑立传,叙说他们心中最美的故事,颂扬西施,褒奖乡贤,传承家训,赞美家乡。 谁能说老百姓心里没有一杆秤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ukoua.com/dkcf/10871.html
- 上一篇文章: 日本鲜为人知的人种改造计划,倭人的华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