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分享悦读中医好感悟再辨少阳和厥阴
北京好手足癣专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410/8833646.html 作者单位:余杭区良渚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导语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年“悦读中医”活动共评选出20件优秀作品,其中“悦读中医好感悟”8件、“悦读中医好声音”6件、“悦读中医好漫画”6件;嘉兴市中医药学会、医院和营养与食疗分会获得优秀组织奖。现将优秀作品进行陆续推送,以供大家学习、分享。 《伤寒杂病论》这部巨作,犹如一座宏伟而精妙绝伦的宫殿,理法完备,方药严谨。然而由于历史战乱的原因,错简、漏简尤多,造成后世对《伤寒杂病论》理解的困难,犹如这座精妙的宫殿充满了重重迷雾,让人难以仰瞰其真容。也正因如此,后世众多医家孜孜不倦地注解《伤寒杂病论》,以求窥探仲景医理之全貌。《伤寒杂病论》原为一部完整著作,由于各种原因散佚,后又经收集、编纂后形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著作。《伤寒论》中厥阴病篇的条文晦涩难懂,以致后世学者难明其真理,民国著名医家陆渊雷称之为“伤寒厥阴篇竟是千古疑案”。从表里相关思考,太阳和少阴相表里,可见太阳伤寒之“脉浮紧”和少阴伤寒之“脉沉”;阳明和太阴相表里,可见阳明腑实之“大便难”和太阴阳衰之“自利益甚”;少阳当与厥阴相表里,少阳为半表半里,这个概念要如何理解?厥阴又应该是什么?少阳有“口苦、咽干、目眩”,厥阴是“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怎么理解厥阴篇中既有可阴病出阳而自愈的轻证,又有阴阳离决的死证?这些疑问,自从我学习《伤寒论》的十多年来,一直未能透彻理解。直至年底,阅读许家栋所著的《经方探源》后,有豁然开朗之感。 太阳和少阴互为表里,阳明和太阴互为表里,少阳为半表半里,那么少阳与厥阴该如何互为表里?《经方探源》作者许家栋将厥阴分为真厥阴和类厥阴,其中真厥阴为三阴合病、真寒假热、阴阳离决的死证,又名藏厥,即《伤寒论》中的通脉四逆汤证。类厥阴则为寒热虚实夹杂之轻证,非死证,并具有和少阳的表里关系。 《伤寒论》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语饮食,心烦喜呕,或……,小柴胡汤主之。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甘草(炙)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伤寒论》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外台秘要·伤寒门·崔氏方》云:小前胡汤疗伤寒六七日不解,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语饮食,心烦喜呕,寒疝腹痛。胡洽云出张仲景。前胡(八两),半夏(半升洗),生姜(五两),黄芩人参甘草(炙,各三两),干枣(十二枚,擘) 少阳为半之表,厥阴为半之里。少阳病的主方为小柴胡汤,厥阴病的主方不是以往多数医家所认为的乌梅丸,而是《外台秘要·伤寒门·崔氏方》中的小前胡汤(崔氏是仲景传人之一,小前胡汤文后言胡洽云出张仲景,以此推断小前胡汤为已失传的仲景方)。少阳病的病机为表里、虚实、寒热交互,以邪正交争、往来寒热为特点。厥阴病的病机为表里、虚实、寒热交互,以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为特点。但少阳病偏表、偏阳、偏热,故可见往来寒热和上焦郁火所致的口苦、咽干和目眩,而厥阴病偏里、偏阴、偏寒,故可见寒邪水饮侵袭中下焦所致的寒疝腹痛。 小柴胡汤和小前胡汤在用药上仅仅是柴胡和前胡一味药物之差,其余用药及剂量完全相同,以方测证,两者在病机上当有颇多相似之处,均有中焦虚损、水饮冲逆、气机阻滞的病机特点,因此在条文中均可见胸胁苦满、默默不语饮食、心烦喜呕等症状。《神农本草经》对柴胡的描述是: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本草经集注》对前胡的描述是:味苦,微寒,主治痰满,胸胁中痞,心腹结气,风头痛,去痰实,下气。治伤寒寒热,推陈致新,明目益精。由此可见,柴胡和前胡均有治寒热、去结气、推陈致新的作用,而少阳病和厥阴病均有痰饮阻滞或冲逆、三焦气机不畅的病机特点,故两者具有相似性。但柴胡更偏于升散走表,故更适合于上焦郁火的发散,前胡则偏于下气行水,故更适合于中下焦的寒水互结。从用药上亦可推导出少阳病和厥阴病在病机上的差异。 对于厥阴病的理解,许家栋采用的是探佚法,从《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著作中探寻和考证与《伤寒杂病论》相关的条文和方剂,采用该法理解《伤寒论》,恰好能解释厥阴病这个“千古疑案”,并理顺了伤寒六经的表里关系,还可打破六经辨伤寒和脏腑辨杂病的辨治体系隔阂,使《伤寒杂病论》的辨治体系完整统一。正如柯韵柏在《伤寒来苏集·伤寒论翼·全论大法第一》中所述的“伤寒中最多杂病,内外夹杂,虚实互呈,故将伤寒杂病而合参之”。 验案举例#病案一:马某某,女,29月。首诊四诊摘要:发热4天。4天前发热,外院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昨日起体温恢复正常,但口中疱疹增多,疱疹密布于咽峡、口腔、舌面和口唇,患儿哭吵不已,进食困难,流口水,大便调,有口臭,舌红,苔浊腻,色白略偏黄,脉浮数有力。处方:柴胡12g,黄芩10g,姜半夏6g,薏苡仁10g,豆蔻3g,生甘草3g,六神曲10g,桔梗6g,枳壳6g,3剂。3天后二诊:口腔内疱疹明显消退,可进食,哭吵已止,流口水缓解,口臭减轻,舌红减轻,舌苔薄白腻,脉浮数有力。予原方2剂,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ukoua.com/dkcf/10090.html
- 上一篇文章: 她是娱乐圈的高颜值ldquo富婆r
- 下一篇文章: 大爷秘制卤水配方大公开,口味秒杀绝味鸭脖